
来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已有好几个月了。这个河西走廊上的小城,既有广袤的戈壁,漫天的风沙,也有炎炎的骄阳,烈烈的劲风,更不乏坚毅的人群,不屈的精神,不时触动着心弦,激起内心深深的震撼。
抵达瓜州,首先尝试到的是瓜州的风。这里的风一年只刮一季,从春季到冬季。不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冷冽的冬季,火车站台上的风一瞬间就把你带入另外一个季节和时空:猎猎作响,呼啸而来,不容分说地裹挟着你,让你领略属于戈壁的别样风情,抬头望去,火车路两边满满的风力发电机列队排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巨大叶片缓缓转动,犹如排兵布阵的战士亮出的长矛,宣示着它“世界风电之都”美誉的不容置喙。
走出车站,迎面而来的银白色飞天造型彰显出浓浓的西域风情,而路两边笔直耸立的胡杨沙沙作响,似乎轻声诉说着河西走廊千年的故事,树下,汩汩漫涌的水流则向你提示这片绿色生命的珍贵和来之不易。在这里,因为年蒸发量巨大而降水稀少,每一株树木的长成都凝聚了太多的付出。

游客正在参观雕塑作品《汉武雄风》。
当安静下来,漫步于街头,你会发现这座小城特有的丰富和淡泊。这里有中央美术学院营造的“大地之子”“汉武雄风”等系列文化美术长廊诉说人类对大地的依恋,也有红西路军战役纪念馆默默铭记着那段艰苦岁月的卓绝和伟大,更有源远流长的玄奘取经传说,挥洒泼墨的草圣张芝遗迹。因为地处连接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四省的枢纽,这里既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曾经烽火连天的塞外军事重镇,至今,还保留着汉朝屯军驻守的锁阳城遗址,而当地所产的水果也被冠上“李广桃,李广杏”的名头,并留下多个版本的民间传说。这里生活着汉、回、东乡、藏等21个民族的人民,是个历经多次民族融合、移民回迁的移民大县。
瓜州年降水量很少,阳光充沛,昼夜温差大,在这里,一年到头除了沙尘天气几乎都是蓝天白云。境内的疏勒河、榆林河两大水系在千里戈壁上孕育出一片绿洲,滋养十多万瓜州人。这里盛产蜜瓜,而这里的人也如同蜜瓜般憨实,淳朴,甘甜。2024年春节的风雪夜,一个常住人口不足5万的小县城安置滞留旅客2.5万多人次,不但冲上了百度头条,也把瓜州人的暖心、热情顺着连霍高速和京新高速传达到了四面八方。
初来时,惊诧于大漠戈壁的千里孤烟直,一眼望不到头的连绵沙丘和戈壁让你心随风飞,旷达无比。清晨,当朝阳跃出地平面的刹那,万物披金,彩霞漫天,那种欣欣向荣的生机让你觉得万物生长,人间值得。黄昏,当血一样的残阳染红了大地,那些静默矗立的植物仍然保持着向阳的姿态扭曲着枝干,静默的小河蜿蜒曲折流向远方,“长河落日圆”冲口而出的诗句让你也不禁染上一层悲壮和孤勇,对着大自然的雄浑壮阔暗自惊叹。夜晚,戈壁的温度直线下降,漆黑的夜空犹如宽大的幕布,一弯残月,几颗星星格外的亮,独自走在空旷的路上,有些许害怕紧张,耳畔只有自己的脚步声,戈壁滩的夜晚格外静谧,又有些莫名地享受这孤独,一个人独自前行的路,充满未知却依然让人向往。
不知不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地方。几十年四处辗转,这里可能是最贫瘠的,但是这里,却是心灵最自由的:漫步在戈壁滩涂上,感受猎猎的风吹过脸颊;仰起头,蓝天上漂浮的棉花糖般的白云,慵懒又随意;低下头,脚边的骆驼刺一丛丛分布,随着风儿肆意翻滚;往前走,走进工地,看着白墙红顶的钢筋加工场,阳光下高高矗立的龙门吊,熟悉的像伙伴般默默熟稔的打招呼,不远处,焊花四溅,机器轰鸣,而那些行色匆匆的工人们,衣着简朴,面庞黝黑,看到我们呲牙漏出一个淳朴的笑容,瞬间心里满满全是安然,或许,这就是奋斗和生命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