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薰琴院入驻福州三坊七巷丁香苑 古琴雅韵唤醒百年古厝新生命
  • 发布时间:2025-11-03 16:21:28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郭超 朱朝阳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11月1日下午,南薰琴院新院启幕仪式在福州三坊七巷丁香苑举行。福建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省诗词学会会长李韧,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吴慧娟,丁香苑主人丁琦,南薰琴院创始人何君艺等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融合传统雅韵与当代教育的重要时刻。


图为南薰琴院福州新院启幕仪式现场。

古琴入驻古厝,文化脉动再续新章

南薰琴院自2012年创立于厦门,2017年落户福州,始终以“以琴载道,共行致远”为宗旨,致力于古琴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此次新院落户福州三坊七巷丁香苑,不仅是空间的迁移,更是传统文化在历史街区中的活态回归。


图为福建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省诗词学会会长李韧致辞。

李韧在致辞中指出:“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城市客厅,是闽都文脉的活化石。南薰琴院的到来,为这座‘明清建筑博物馆’安装上了一颗能够律动的‘文化心脏’。”他强调,文化的传承不仅在于保存历史的“形”,更在于延续其内在的“神”,而南薰琴院正是以“可听、可感、可学”的方式,让古琴从高阁走入生活,成为当代人精神栖居的一部分。

高校携手琴院,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启幕式上,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南薰琴院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标志着古琴文化系统性走入高等学府。


图为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吴慧娟表示,此次合作是人文教育向中华文明源头的“回归”,也是人才培养路径的“拓展”。她指出:“古琴集文学、历史、哲学、美学于一身,是‘道’与‘技’的完美统一。未来,福大学子将在这里开展社会调查、美育实践与文化策划,将理论扎根于实践的土壤。”这一合作不仅为高校美育注入传统底蕴,也为古琴文化的学术研究与当代转化开辟了新路径。

党派结缘古琴,共同筑就精神家园

丁香苑主人丁琦在欢迎辞中分享了与南薰琴院创始人何君艺因属同个民主党派——九三学社结缘、因古琴相知的佳话。她表示,此次合作是“两种专业力量在共同文化理想下的强强联合”,旨在构建一个“琴声与茶香交织,学术与艺术共融”的传统文化美育平台。


图为南薰琴院创始人何君艺致辞。

何君艺在致辞中回顾了南薰琴院八载历程,从福州文化宫到三坊七巷,变的是空间,不变的是初心。他表示,南薰琴院将继续以专业、系统、温暖的方式,推动古琴文化与书、茶、花、香等传统元素的融合,打造当代中国人文生活新范式。  

启幕开启征程,古琴文化拉开帷幕

仪式现场,嘉宾们共同为南薰琴院新院揭牌。随着红绸落下,南薰琴院正式开启在福州三坊七巷的传承之旅。


图为嘉宾们共同为南薰琴院新院揭牌。

据悉,南薰琴院“古琴文化推广季”也同步启动,包括11月入门班、12月5日芳华剧院古琴音乐会等系列活动,将持续推动古琴艺术走进公众视野。


图为出席的嘉宾们合影。

此次南薰琴院新院的启幕,不仅是一次空间意义上的开幕,更是一次文化意义上的再生。在百年坊巷中,古琴正以当代的语言,唤醒一座城市的文明记忆,也为传统文化的未来,奏响清音不绝的前奏。(郭超 朱朝阳)

责任编辑:乔木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