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成绩单丨向社会输送人才5500万 高质量教育托举强国梦想
  • 发布时间:2025-10-16 11:13:14
  • 来源:央视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收官之际,中国教育交出亮眼的民生成绩单:学前教育普惠底色更浓,义务教育均衡迈上新台阶,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力。从幼儿园的朗朗笑声到实验室的攻坚身影,一组组数据,不仅勾勒出教育公平的推进轨迹,更彰显了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民族复兴的坚实支撑。一起来看“十四五”成绩单。

 “十四五” 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划定了清晰路径。

1

今年秋季开学,全国约有1200万大班儿童免交保育教育费,为家庭减负200亿元。这背后是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的坚实支撑。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2021年,全国2895个区县实现基本均衡;2024年底,又有246个区县实现了优质均衡。各地通过集团化办学、骨干教师交流、对口帮扶等措施,缩小校际差距。

2

“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正在成为校园新风景。全国中小学全面落实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处处可见课间15分钟的“活力时光”。

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9年的51.6%,升至如今的60.8%。同时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考生实施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累计录取123.5万人。

“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其中,“双一流”高校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

3

职业教育正在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63所职业本科学校,组建15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五年共为现代产业供给70%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了这份承诺,中国教育将继续以更强动力、更实举措,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筑牢根基。

责任编辑:姚祯发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