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链”人才共话AI赋能科学研究新范式
  • 发布时间:2025-06-13 13:09:20
  • 来源:北京日报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昨天,IQ Talk轻社交活动举行,以“科学智能 科技革命 AI for Science”为主题,邀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人才深入交流科学智能领域的发展策略、关键技术、产业应用和人才培养等话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鄂维南作主旨演讲,分享了对“AI+”的见解。他认为,AI驱动的“平台科研”将彻底打破学科、理论与实验的界限,终结还原论范式。应加强教育改革,打通底层逻辑,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工程实践及社会需求洞察力的新型人才。

随后,与会的“四链”人才从产业发展、资本赋能等角度,结合所在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圆桌对话。大家认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为化工、材料、能源等领域带来新动力。AI集成指导的智能化学化工技术有望突破传统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依赖经验的模式,赋能新的科学发现。应建立一个开源开放的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生态,拥抱中国科技创新史上最好的机会。深耕细分领域,形成AI友好数据集,建立高价值专业模型,形成颠覆性的AI应用。保持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对科技的支持,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转化为耐心资本,特别是引导产业资本深度参与硬科技成果转化。

现场,深势科技、北京新材道、戴纳科技、小米集团等4家企业分别演示了自主研发的AI产品,展示了AI丰富的应用场景。

活动由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主办,促成了各领域、多维度的发展共识和合作意向。(记者 武红利)

责任编辑:姚祯发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