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喜剧进化论:冯超的十七年类型实验
  • 发布时间:2025-08-08 15:25:46
  • 来源:中华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在冰球场上,激烈的撞击声与冰刀划过冰面的刺耳声交织成一曲冷峻的交响,而导演冯超正在键盘上细致描述场景、景别、光效、镜头运动等一系列指令来指导软件生成一组融合中国功夫与滑行技巧的复合动作。这是电影《冰火英雄》前期分镜筹备的生产过程,也标志着他在动作喜剧领域实验的第十七个年头。“观众对传统拳脚套路已产生审美疲劳,冰面的速度与寒光能提供一种新的感官刺激。”他一边解释,一边看着软件生成的镜头样本,眼中闪烁着创作者特有的热忱。

冯超对动作喜剧的探索始于2007年,那年他推出了处女作《天下第二》。这部古装喜剧以其独特的多线叙事结构脱颖而出,成功入围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喜剧片提名。影片围绕一块“天下第二”的牌匾展开——镖师、骗子、“大侠”三组人物在功夫擂台上相互交缠,构建出错位与疯狂交织的荒诞世界。同时电影男主角传达的符合中国中庸之道的经典对白,“天下第一最危险,天下第二最安全”更将影片的主题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同于当时国产电影常见的线性叙述,《天下第二》采用交叉线索推进剧情,形成一种类似拼图式的观影体验,而这种结构恰恰打动了年轻观众。

“那时好莱坞大片几乎统治了票房榜,国产电影要想突围,就得在叙事和形式上另辟蹊径。”冯超回忆说。影片通过高校点试映覆盖十余所大学,成为小成本影片接触核心观影群体的成功样本。也正是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天下第二》被视为本土类型片反击进口大片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多线叙事的模式后来被多部影片借鉴参考,为国内喜剧类型片打开了一个新的结构方向。

动作元素的真正引入,则始于2010年的《绝命岛》。这部设定在海上孤岛的密室逃脱影片,在深圳“海上皇宫”实景拍摄,尝试将美式惊悚模式转化为本土化的动作喜剧表达。影片的创意灵感来自于《电锯惊魂》等西方密室逃生影片,但冯超深知,直接照搬血腥暴力的惊悚风格在中国行不通。“我们不能制造恐惧的压迫,但可以利用人物之间的张力和荒诞性,制造一种喜剧性的悬疑感。”他如此总结。

在《绝命岛》中,富豪、管家、候选者等角色被困在一个封闭的死亡游戏中,他们在相互欺骗和博弈中暴露出人性与欲望。这种三层结构——悬疑为骨,喜剧为肉,动作为外衣——让影片在保持类型刺激的同时,拥有更广泛的接受度。该片最终收获超千万元票房,成为国产动作喜剧“悬疑化”探索的早期代表,也直接催生了后来诸如《密室逃脱》系列等类似作品的诞生。

随着类型创作的深入,冯超开始更加主动地将动作喜剧与现实语境、文化元素结合。他从不回避观众对“动作喜剧是否已经过时”的质疑,而是以《冰火英雄》为例反问:“真正衰败的不是类型,而是对形式的重复。”在这部影片中,他引入了西方的退役冰球运动员和东方的冰球小将,既让他们在冰场上因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对冰球这项集合速度与力量的完美运动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又最终以二者的交互行为将两国冰球体育文化的不同与身体对抗冲突结合起来,预计将会对观众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观影体验。

“我们设计了一个冰面大战的的动作场面,当冰球杆不再是进球的工具而是生存的保障,那冰球杆可以演绎出枪、矛、刀等各种动作招式,这些动作一旦加上升格摄影,就具有一种暴力的诗意美感。”冯超补充说,美国著名特效指导大卫·艾伯纳将为该段落提供技术支持,使冰屑飞扬的镜头成为整部电影最具标志性的视觉符号。“当你改变动作发生的物理环境,就必须重构整个动作逻辑和表现手法,这是我们正在尝试的‘空间重构型动作喜剧’。”

从最初的古装武侠,到后来的密室惊悚,再到冰场竞技,冯超始终坚持将动作喜剧作为一种类型载体,不断嫁接新的文化语境和观众体验。他的策略不是一味追求颠覆,而是“边实验,边归纳”,逐步建立起一套适用于本土市场的动作喜剧逻辑体系。

在资源整合方面,冯超同样体现出强烈的策略意识。早年拍摄《天下第二》时,他利用北京电影学院师生资源,大大降低了成本压力;而2010年的《皇家刺青》则是与新加坡团队合作完成的中外合拍项目,引入境外投资并在中美电影节上获得金天使奖“十大最佳影片”之一。相信《冰火英雄》的演员阵容效果,一定会在动作设计之外还能保持节奏明快的笑点安排。

谈及动作喜剧的未来,冯超认为其生命力取决于两个关键变量。首先是本土化的改造能力,即“用中国观众熟悉的情境重新解释外来类型模型”。《绝命岛》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海上皇宫”这个场景与赌局设定切中了中国式权力与欲望的隐喻。“你要让观众明白人物为什么非得死磕,他们才能接受这种极端设定。”其次是技术与形式的不断演化。“从《天下第二》的三维片头,到《冰火英雄》的冰刀特写镜头,技术每前进一步,类型的边界也会跟着拓展。”

再回首2007年北师大的那场研讨会,当时学界讨论“国产喜剧能否在类型上对抗好莱坞”,而冯超用十七年的实践逐渐回应了这个问题。无论是《皇家刺青》里泥瓦匠且奔且走的劫狱逃亡,还是《冰火英雄》中功夫高手在冰面上划出优雅弧线,都在证明:动作喜剧的价值,不在于复制经典桥段,而在于每一次对“笑”与“动”的重新组织与赋形。

“观众永远需要笑,也永远期待刺激。我们要做的,只是换一种方式,把它们递给他们。”冯超说完,转身去调整电脑刚渲染出来的动作镜头,他知道,前期实验工作的重要性,不只是特效场面,更是类型进化的又一次尝试——一次向银幕发出的新鲜重击。(作者:陆磊)


责任编辑:邹沛霖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