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站:国庆中秋假期预计发送旅客252.6万人
  • 发布时间:2025-09-29 11:09:40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杨圣学 郑思瑶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2025年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时间为9月29日至10月10日,为期12天,中国铁路北京南站预计发送旅客252.6万人次,日均21.0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3.5%,客流持续高位运行。高峰日为10月1日,预计发送旅客将达到27万人次。10月5日起将迎来返程客流高峰,每日预计到达旅客超过22万人次,高峰日为10月8日,预计到达旅客25万人次。国庆中秋假期客流以探亲流、旅游流为主,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南京、合肥、青岛、济南、天津等地。


北京南站认真研究部署假期运输组织方案,精准分析预测客流,动态实施“一日一图”。在启用高峰运行图的基础上,采取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和动车组重联运行等措施提升运力,计划增开至青岛、济南、临沂、菏泽、聊城、濮阳、南阳、南通、天津等方向动车组列车18对,充分满足旅客高峰出行需求。

为方便旅客快速进出站,车站优化旅客进出站流线,实施北进站口扩容改造工程,采用双侧进站模式,增加进站通道面积80余平方米,新增安检通道1条,增设安检仪1台,加装实名制验证验票闸机通道4条,更新完善引导标识,进站口通行能力提升一倍,同时设置1条独立出站通道,实现进出站流线独立分流。常态化开启地下换乘层京沪高铁和京津城际4个快速进站厅,开启时间与车站运营时间相同,提供更加快速便利的出行条件。


9月28日起,车站协调联合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南站办等相关部门,推动北广场交通功能属性优化,由原来的出租车专用通道,变更为同步向社会车辆开放落客功能,分散高峰时期东、西进站口车流,有效提升旅客进站效率。为满足到达旅客接驳需求,车站强化站区联动作用,实时共享客流数据,高峰时期动态调整地铁运营时间,增加夜班公交,加强出租车、网约车调度,及时高效疏导到达旅客,提高接驳水平。

车站优化候车室内座椅布局,实现通道流线畅通和旅客需求的双重满足;增加电梯专项安全广播语音内容,升级大屏功能,扩充信息显示,优化检票口显示屏内容,变更为双排显示版式,拆除检票口广告屏44处,方便旅客快速准确查找信息;设有免费充电座椅和充电台,新增站区行李寄存点,提供夜间候乘等特色服务,让旅客出行省心无忧。


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对10月1日起乘车的旅客,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继续提供“行程信息提示单”打印服务,同时增加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为老年人、脱网人群等旅客获取电子发票提供便利,旅客购票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以文化车站建设为抓手,着力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铁路文化有机融合,国庆中秋运输期间,车站组织开展专题文化活动,与旅客共同表达对祖国的诚挚热爱和深情祝福,把车站打造成“城市名片”,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


车站还充分发挥“京铁爱心”服务品牌,更新“接送站凭条”温馨提示内容,提供“一帮到底”爱心服务,全面助力旅客安全、有序、温馨出行。加强现场服务保障力度,成立党团员突击队和青年志愿服务队,在进出站口、服务台、站台、检票口、电扶梯、爱心服务区等重点部位解答问询、盯控引导、提供帮扶,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在此,提醒广大旅客朋友们出行相关注意事项:

1.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旅客较多,建议错峰出行,请旅客朋友们注意购买车次的出发车站、发车时间等重点信息,合理规划出行时间,预留充足市区交通、进站安检等时间,以免耽误行程。由于进出站客流量较大,建议旅客朋友们优先选择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减少换乘等候时间,实现快速进出站。

2. 国庆中秋运输期间列车开行具体情况将动态调整,请广大旅客随时关注铁路12306网站、APP和车站公告等官方信息,提前安排出行计划。

3. 车站支持电子临时乘车身份证明检票进站,旅客可通过12306APP自主在线申办,进出站检票闸机可直接识读。

4. 旅途中请照顾好老人和小朋友,看管好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乘坐电扶梯时,请站稳扶好,注意脚下安全;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携带大件行李和婴儿车的旅客,请乘坐无障碍电梯,注意出行安全。倡导安全、有序、文明的旅途,行李不要占用座椅,爱护环境卫生和设备设施,共同营造平安温馨美好的出行环境。(杨圣学 郑思瑶 )

责任编辑:乔木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