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多元旅居产业形态绘就惬意生活新画卷
  • 发布时间:2025-08-05 12:00:39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何茜茜 杨林凯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近年来,随着旅居概念的热度持续上升,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凭借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居胜地。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西双版纳州旅居人数达56万人,同比增长35.06%,这里的旅居魅力吸引八方游客在这里放慢脚步体验惬意与美好,深度沉醉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一种‘象’往的幸福”之中。

多元交融畅享“第二故乡”温情

天刚亮,景洪市嘎栋街道万景社区各类社团活动热闹开场,跳广场舞、排练舞蹈、挥毫泼墨……来自天南海北的旅居客和本地居民一起,在说说笑笑中开启一天的生活。

河南的旅居新市民张冬霞被西双版纳的气候吸引,原本计划短暂停留,但社区的贴心服务和保障让她有了家的感觉,决定常住下来。“本以为年龄大了就会进入‘冬眠’状态,谁知来到这之后,反而激发了新的生活热情,现在准备开启人生精彩的下半场。”张冬霞告诉记者,她已经常住西双版纳一年,目前成为了社区舞蹈社团负责人。

“在这里住了7年了,很少回老家,平时都是孩子们过来看我,舍不得离开啦。”来自辽宁的樊凯退休后就来到西双版纳,这里已经成为他的“第二个家”。

2799134e7b8baa69c5e8e84b7f533fc4

东北大叔、天津大姨、福建老哥……万景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候鸟型”市民聚居区,新市民数量占社区总人口的80%。

如何服务好旅居群体?如何推进各民族互嵌共融?万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蔡辉可有不少心得。“我们社区开展了唱民族歌曲、学民族语言、跳民族舞蹈、知民族风俗、习民族文字活动,过年过节还组织新市民到本地村寨开展联谊,大家一起包饺子、吃民族美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市民之间、新市民和本地市民之间充分交往交流交融。”

蔡辉表示,社区不断探索创新旅居志愿服务模式与社区治理新路径,社区幸福食堂通过堂食和送餐上门服务的形式,解决了独居老人、行动不方便人群吃饭问题,打造15个功能阵地满足居民吃住行玩乐需求,组建7支4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伍,指导成立19支900余人的社区文艺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新市民感受到“第二故乡”的关爱。

古寨新韵绘就事业生活双赢图景

景洪市曼弄枫街道曼贺纳居民小组浓郁的傣族风情、古朴的干栏式竹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居客来到这里开启新生活。

来自重庆的许有山夫妇长租一栋曼贺纳傣楼作为新家,在楼下开了一家手作店,延续自己的手工饰品事业,将西双版纳故事融入饰品设计中,吸引了众多游客购买。“西双版纳气候好、环境好,这里的人也很包容善良,春节期间生意特别旺,这个地方适合养老旅居,又适合做点小生意,我们一家都很喜欢这里,决定在这里常住。”许有山说,“楼下事业楼上生活”的模式让他们过上了向往的旅居生活。

传统村寨的保护和旅游旅居产业的双向发展,对于当地而言是必须做好的必答题。曼弄枫街道党工委书记储照辉介绍,为了保留曼贺纳古寨的原汁原味,曼贺纳居民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居民公约,对房屋的改建、风格等有相应的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改建也有相应的惩戒机制。同时,街道通过召开群众大会、租户大会、商铺大会等各类会议,听取居民、旅居客、创业者等各方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凝聚发展共识,探索出一条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如今,依托古纳卡3A级景区,曼贺纳居民小组住宿、餐饮、文化体验等一站式服务越加成熟,不断吸引着各地旅居者在此创业、落户,每年旅居客达8万人次左右。同时,形成了旅游发展促进居民增收、居民积极参与推动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2024年,民宿营业收入500万元,手工艺品销售800万元,赶摆场收入80余万元,户均年收入8万元,旅游就业人数占居民小组劳动力的十分之一。

主客共享在烟火与诗意中沉醉

旅居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地道的民族文化,深度体验本地人的生活,这是景洪市嘎洒街道曼广居民小组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曼广居民小组挖掘自身潜力,与企业签订民宿改建合作协议,打造寻梦·傣庄项目,将傣家民居一楼进行空间活化改造为旅居房型,二楼仍为村民居住。经过改造的房间内,各类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一些房型还配有小花园,推开民宿窗户,庭院美景尽收眼底,鲜花盛开,羊奶果、菠萝蜜等果树点缀其间。旅居客人还可以在这里参加果蔬采摘、非遗体验等民俗体验活动,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度感受傣族文化的魅力。这种主客共享模式,让旅居者更快地融入当地生活。

今年4月,来自重庆的旅居客周先生和老伴入住寻梦·傣庄,舒适的天气、良好的自然环境让他们选择长住。周先生说:“我把这里的生活分享给朋友,他们可喜欢了,一些朋友已经计划过来和我们一起感受西双版纳的美好。”

寻梦·傣庄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由公司出资对居民的闲置空间进行改造,并由企业统一管理和运营,所得收益按照25%进行分配,社区2%、居民小组3%、居民分红20%。2024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居住时间多为1至3个月,长的半年甚至一年或长居。目前,项目一批次已成功打造38套特色旅居民宿,营业收入达228万元,带动集体增收12万元,居民通过租金、分红等方式收益达100余万元,项目还带动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项目的成功实施,让寻梦(西双版纳)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科杰对下一步发展充满信心:“后续准备以曼广为起点再新增100套住房,在完成100套以后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会辐射周边的7个居民小组,预计完成2000套特色民宿。”

如今,除了万景社区阵地型、曼贺纳文化产业驱动型、寻梦·傣庄主客共享型外,西双版纳州还打造了“三曼”文旅综合体型、南糯山茶产业驱动型等多种旅居产业发展形态。目前,该州正统筹推进八大旅居业态,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旅居目的地,培育“文旅康养旅居”千亿级产业,以多元包容的姿态,迎接每一位向往美好生活的旅居者。

责任编辑:麦子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