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11月2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历经升级改造与闭馆调试,文昌航天科普中心于11月1日正式开启试营业,两天来吸引众多游客打卡。这座海南航天科普核心载体以6倍扩容的场馆规模、系统化的科普内容与高科技互动体验,为公众打造了可触摸、可体验的“航天课堂”,为文昌“航天+旅游”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火星体验馆的模拟画面。记者 吴岳文 摄
硬件设施的跨越式升级成为文昌航天科普中心试营业的首个亮点。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工作人员徐樱颖向记者介绍,6个场馆总面积从原先的1000平方米扩展至6700多平方米,目前5个场馆已完成布展对外开放,用于游客体验太空和研学的4号场馆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12月底亮相,将有效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航天科普需求。“现在文昌航天科普中心接待能力大幅提升,日均接待量从5000人跃升至1.5万人,瞬间承载量达3000人,可有效缓解旺季客流压力。”徐樱颖说。

馆里展示的火箭残骸。记者 吴岳文 摄
记者看到,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广场上矗立的1:1长征五号火箭模型尤为醒目,直观展现了这一“太空大力士”的雄姿,成为游客打卡首选。

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广场上矗立的1:1长征五号火箭模型引人注目。记者 吴岳文 摄
在文昌航天科普中心,科普内容的深度重构让航天知识可感可学。该中心打破“简单科普+火箭残骸”的传统模式,构建起覆盖航天历史、人与太空、火箭发射模拟等多领域的立体体系。46项重点展品中,钱学森珍贵手稿承载着航天初心,空间站组合体模型与舱外航天服复刻品展现尖端科技,模拟月壤、铁陨石等“太空馈赠”则供游客近距离观察。“苍穹馆”“天宫馆”等主题展馆串联起从“万户飞天”到空间站建设的航天发展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闭环。

在“聚星馆”,游客可参与“声音传太空”项目,将祝福送入宇宙。记者 吴岳文 摄
文昌航天科普中心有很多高科技互动体验项目。在“聚星馆”,游客可参与“声音传太空”项目,将祝福送入宇宙;爱奇艺唐朝诡事录VR、星程幻旅XR等沉浸式项目搭配飞行影院,让游客亲历火箭发射、火星探险的全过程。来自河北的游客林露体验后直感叹:“以前是看展板听讲解,现在能‘亲手触摸’太空,孩子可喜欢了,连说没玩够。”

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展品。记者 吴岳文 摄
“我们中心为游客打造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航天科普之旅,让广大游客能以更直观、有趣的方式感受航天魅力。”文昌航天科普中心项目负责人何金刚表示,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将以试营业为起点,持续优化服务,打造海南乃至全国航天教育的重要阵地。这座科技感满满的科普新地标,正在与广大市民游客共赴星辰大海之约。

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展出的各种火箭模型。记者 吴岳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