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10月27日消息(记者 谭琦)记者从海南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省医疗保险服务中心)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在全国率先将分散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等经办机构整合,创建了全国唯一的省域社保、医保一体化经办体制,实现群众办社保医保业务只进“一扇门”。
在制度集成创新方面,海南大力推进综合柜员制改革,将全省各级经办机构专业窗口整合为159个综合窗口,实现“一窗通办”“全省通办”。牵头落实“退休一件事”、配合完成“出生一件事”“就医报销一件事”等15个“一件事”落地应用,开展跨部门业务联办,大幅减少了申请材料和办理环节,实现线上“多端受理、一次不跑”,线下“一窗受理、只跑一次”。
在深化医保经办改革方面,海南实施全省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和全省医疗费用手工(零星)报销统一集中审核经办模式,医保基金回款周期从30个工作日缩短为“一周一付”,医疗费用结算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医保信息化全国领先,全省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码结算率为46.75%,实现群众就医购药免排队、秒支付,其中医保移动支付率16.31%,位居全国第一。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不断扩大,从住院覆盖到了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备案手续越来越简便,线上备案实现“秒办”,省外普通门诊无需备案即可直接结算。全省异地就医住院结算率达92.74%,有效解决了群众异地就医“垫资、跑腿”的难题。
提升经办服务效能方面,海南社保医保120项业务实现“网上办”,网办率达90%。其中,104项业务通过海易办、海南一卡通等实现“掌上办”,26项实现“自助办”,21项高频业务实现“跨省通办”,成功与广东、广西建立珠三角社保业务跨省通办机制,群众办事体验更优、获得感更强。
海南通过深化“减证便民”,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供养亲属抚恤金申领等8项业务实行告知承诺制度,取消11类证明材料,群众办事流程更简、环节更优。创新推出职工养老保险遗属待遇“主动办”、工伤康复、旧伤复发及一次性伤残待遇“免申即办”等模式,将“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群众“零跑腿”,服务更有温度。
“十四五”期间,海南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生育津贴直发到个人,落实新生儿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依托大数据赋能,领取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推行“递延认证”、“无感认证”,年度认证率超过98%,极大方便退休老人以及工伤保险长期待遇人员。
海南实施“社保医保+金融”互联互通工程,在银行网点设立了334个“社保医保便民服务站”,覆盖所有乡镇和农场。打造五级经办体系,建成1704个村(社区)经办服务网点,实现全省乡镇全覆盖。
聚焦自贸港建设和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海南已落实我国与德国、韩国等13个国家签署的双边社保协定,降低双方企业和人员的社保缴费成本,促进经贸关系、便利人员往来。
在人才引进方面,海南优化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参保服务,配合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一件事”办理,实现“职工参保登记”等9个事项“一次办”。推动1913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跨省异地就医购药直接结算,累计服务外省参保人174.04万余人次。积极推进跨境就医结算,研究医保基金跨境流动等新课题,探索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社保医保服务模式,为封关后人员进出自由便利提供制度保障。
下一步,全省社保医保经办系统将持续提升社保医保经办服务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获得感,积极谋划和推动“十五五”社保医保经办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