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 哪些健康风险要防范?
  • 发布时间:2025-07-04 10:32:21
  • 来源:央视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央视网消息:7月1日至7日,全国十余省份将开启“桑拿”模式。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那么,具体哪些地方将面临高温健康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风险呢?

1

从首次发布的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看,7月2日20时至3日20时,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东北地区北部及内蒙古、新疆等地的高温健康风险较高,建议大家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调节环境温度,保持室内凉爽,及时补充水分,外出穿轻便宽松衣物,减少户外剧烈活动。

2

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高,建议公众减少户外活动,体温较高时,可用冷水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出现中暑先兆症状,及时使用解暑药品。

高温健康风险极高的区域主要出现在江苏北部、山东中东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黑龙江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建议当地公众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不适症状,需及时使用解暑药品,严重时立即就医,警惕热射病的发生。

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急性发作风险增加

3

持久的高温高湿,会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风险。据中国天气网大数据测算,当气温高于一定数值后,在相同的气温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在不考虑风速和太阳辐射因素的情况下,当一个地方的气温达到32℃,湿度在50%左右时,体感温度就可达到高温标准,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体感温度甚至能超过50℃。

警惕热射病 出现这些症状需提前应对

4

专家介绍,中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由轻到重的连续过程,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如未引起重视,发展到热射病等重症中暑时,病情就会急转直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当出现大汗淋漓、四肢无力、口渴、头晕、头痛等先兆中暑的症状时,需赶快离开高温环境,寻找阴凉通风处休息;少量多次补充含有盐分的清凉饮料,迅速降温。而一旦出现重症中暑症状,发病后3小时为抢救的“黄金3小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医,等待的同时采取现场救治。

炎炎夏日莫贪凉 小心患上“空调病”

5

此外还需要注意,长时间处在封闭的空调环境中,也可能造成“空调病”,引发咳嗽、咽痛、关节痛、腹痛、腹泻、头疼等症状。此外,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可能会面临受凉引发面神经炎和肌肉关节病变的风险,而对于孩子们来说,空调长时间未清洗可能导致的过敏反应,也不容忽视。

责任编辑:姚祯发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