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湖北来凤县三胡乡安子堡村汤家坝高标准农田水稻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三台收割机穿梭在金色稻浪中,正加紧收割最后一茬制种水稻。机器轰鸣间,一袋袋饱满的稻谷被迅速装袋,丰收的喜悦在田间地头弥漫。
近年来,来凤县牢固树立“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理念,把耕地保护作为农业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提升耕地质量,扩大粮食生产规模与能力。这不仅筑牢了粮食安全屏障,也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该县农业农村局介绍,自2022年以来,全县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9.91万亩。项目实施后,耕地地力平均提升0.5个等级,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5%以上,农田粮食生产能力平均每亩提升约50公斤。与此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推进,农产品商品率提升至60%以上,规模化经营率达到62.1%,农业产业化企业持续壮大,农产品优良率实现100%。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还显著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全县农业机械化率较建设前提高20%以上,惠及6万余农户。机械化耕作、收割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也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过去,我们村的田块零散,灌溉条件差,遇到旱季就减产。”安子堡村种粮大户翁成兵说,“现在田埂平整、沟渠通畅,收割机直接开到地头,省心又省力,收成也比以前好多了。”
来凤县计划到2035年,将全县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届时,农田抗灾能力、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将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将迈上新台阶。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让土地‘肥起来’,还要让农民‘富起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农田配套设施,推广绿色高效种植技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让良田真正成为稳产高产的“饭碗田”和农民增收的“致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