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犏牛在西藏诞生并健康存活
  • 发布时间:2025-07-22 09:26:15
  • 来源:农民日报
  • 作者:李丽颖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日前,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犏牛于5月12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实验站顺利降生,并度过两个月危险期健康存活。该克隆犏牛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中国农业大学和东北大学共同完成。这一成果不仅破解了高海拔克隆技术难题,更为青藏高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濒危物种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标志着我国在高原家畜克隆领域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出生后两个月的体细胞克隆犏牛。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供图

     作为牦牛与黄牛杂交的独特畜种,犏牛堪称青藏高原的“全能选手”,它融合了牦牛亲本对高寒缺氧环境的适应力与黄牛亲本的高产乳肉性能。然而,雄性不育的缺陷导致犏牛的优异基因难以传承。同时,牛的体内外胚胎生产与胚胎移植技术尚未在西藏地区推广,长期依赖人工杂交,不仅导致犏牛制种成本高,还严重制约了产业规模化发展。

    为打破困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科研团队从拉萨市曲水县实验站一头9岁的成年犏牛优质个体的耳缘提取了体细胞,并将细胞核移植到黄牛的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克隆胚胎后植入代孕犏牛体内发育。历经高原低温低氧环境的严峻考验,新生克隆犏牛通过剖腹产手术降生。科研人员经过约半个月周期的严格基因检测鉴定,确定新生克隆犏牛与供体犏牛遗传特征完全一致。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余大为告诉记者,克隆大动物出生后面临一到两个月的危险期,例如新生克隆牛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腹泻等致命疾病。首例克隆犏牛目前已安全度过两个月,并且体重稳定增长,表明其身体健康、发育正常。

    这一技术实现了优良犏牛的“精准复刻”,使高产、抗逆等性状得以稳定遗传,为大规模繁育优质种源提供了可能。在氧气稀薄的青藏高原,克隆动物的制备是生命科学的重大挑战。“这是体细胞克隆技术在青藏高原资源原位保种体系中的成功应用。团队在技术层面上通过两大技术创新攻克难关:建立克隆胚胎的高原环境培养系统,通过精准调控温度、pH值等参数确保早期胚胎发育;制定代孕母体选择和同期处理方案,显著提升妊娠成功率。”余大为说,随着犏牛体细胞保种体系的建立,团队正计划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性能更强的“超级犏牛”,甚至突破犏牛雄性不育的天然屏障。



责任编辑:陈尧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