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创新实践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 发布时间:2025-11-07 15:57:55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黄定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近日,记者从南召县获悉,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一场刀刃向内的“效能革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改革成绩单:通过一系列系统性、集成性创新举措,该中心不仅实现了交易环节用时从平均35分钟压缩至5-10分钟,服务效能提升96%以上的惊人飞跃,更探索出一条以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高效路径,为县域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政务动能”。

一、服务前置,打造“5+2+N”全周期服务新范式

    改革的核心在于精准回应市场主体关切。南召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改过去“等上门”的被动服务模式,创新推出“标前服务‘5+2+N’”精细化长效工作机制。所谓“5+2+N”,凡进入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招标投标工作的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项目,在招标计划发布5个工作日内(简称“5”),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发改等相关行政监督部门(简称“2”),通过适当方式,对招标人开展为不同项目类型提供定制化、前瞻性的标前指导和高质量标前服务。

   该中心负责人亲自带队,变“管理者”为“服务专员”,深入项目一线,现场提供从政策解读、流程导引到材料复核的全链条咨询。更值得一提的是,行政监督部门同步介入,在项目起始阶段即对法定程序、监督重点等进行权威讲解,将可能出现的程序性、合规性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这种“服务跑在审批前”的模式,从源头上保障了交易活动的顺畅与规范。

二、流程再造,按下交易效率“加速键”

     效率是营商环境的生命线。南召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减环节、压时限、优流程”为目标,对传统交易流程进行颠覆性重塑。中心绘制并公开发布了清晰明了的交易流程图,将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工作内容与完成时限“锁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通过对冗余环节的整合与重复审查的剔除,交易流程得以极大精简。同时,中心建立起一套动态的交易流程跟踪反馈机制,对每个项目实行全周期“监控”,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处置,形成了管理闭环,保障了交易过程的“零梗阻”。

三、标准引领,树立阳光交易“新标杆”

    透明与公信是公共资源交易的生命。南召县积极对标河南省最高标准,全力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一方面,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业务与礼仪培训,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另一方面,设立专职服务监督岗,将日常监督与市场主体满意度反馈直接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以刚性约束倒逼服务品质提升。

   在信息公开上,中心完善了“应公开、尽公开”的制度体系,明确了信息公开的范畴、内容、渠道与时效,确保从项目公告、中标结果到监督举报方式等所有关键信息,都能及时、准确、无差别地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有效挤压了权力寻租空间,筑牢了公平交易的“防火墙”。

四、协同赋能,构建“一站集成”服务格局

   南召县的改革并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独角戏”,而是融入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局的“协奏曲”。中心深入推进“一站综合受理”改革,彻底终结了企业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的历史,实现了涉企服务“一站集成”的格局。

   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目前,符合条件的项目全部实现登记、预约等环节“即受理、即办结”,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事项实现了100%全程网办,真正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南召县通过深化标前服务、推进标准化建设、强化部门协同等一系列举措,使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高效、透明。

从“多头分散”到“一站集成”,从手续繁琐到限时办结,南召县的改革实践印证了“政务服务创新一小步、企业群众便捷一大步”的理念。这些变化推动了南召县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吴建有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