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将至,闽北千年古镇邵武和平正悄然酝酿一场文化盛宴。当《峭山颂》的雄浑诗篇与《不夜昼锦·梦回和平》的梦幻光影即将在这里交织绽放时,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已提前穿梭在青石板路与深宅古厝之间,为这场国潮文化盛宴筑牢“光”的基石。
9月29日,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对古厝开展线路特巡(郭慧超摄)
9月29日,和平古镇的街巷里,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开始了又一次的线路特巡。和平镇供电所的老师傅张礼方手持红外测温仪,仔细检测着变压器的运行温度,他的老搭档江树清则猫着腰在狭长深巷的配电箱旁,为纵横交错的线路贴上标识:“这条是主舞台追光灯,那条是背景音乐专用”。古镇线路老旧,新架设的演出专用电缆必须与原有系统无缝对接,临时增加的灯光、音响设备负荷巨大,需要精确计算,确保不超载。
“演出时,灯光是眼睛,音效是耳朵,任何一个环节‘失明’或‘失聪’,整个演出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江树清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对张礼方说。在他们身后,展演戏台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渐清晰,那里将是几天后最璀璨的舞台。
9月29日,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深巷中检查计量箱(郭慧超摄)
更艰巨的任务是对古镇木质结构建筑的保护。他们利用无人机对古厝民居开展了线路特巡,通过高清摄像和红外测温,仔细检查每一处老旧的接线桩和隐藏在雕梁画栋后的开关设备,防止因接触不良、过载发热引发险情。在一处明清古厝,他们发现电表箱接口有轻微老化迹象,立即与户主沟通,协助更换了设备。“安全无小事,尤其是节日期间客流巨大,我们必须把任何可能的隐患都想到、查到、处理掉。”张礼方的语气不容置疑。
夜幕降临,古镇渐渐宁静,电力人的工作却仍在延续。值守的工作人员利用夜间负荷较低的窗口期,对日间采集的运行数据展开系统复盘,并对核心区域的线路与设备进行一轮夜间特巡。他们逐条核对供电回路,确认每一处接口的稳定性,模拟推演不同负荷场景下的运行状态。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这座千年古镇将迎来客流高峰。为确保景区供电安全可靠,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以“零闪动”为目标,持续推进供电系统的精细化排查与动态优化。从前期的精准负荷预测,到设备的多轮巡检消缺,再到应急预案的反复推演,一项项举措环环相扣,共同织密古镇用电“安全网”。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这座千年古镇正以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静待八方游客的到来。(郭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