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两江新区渝康家园中心。渝康家园中心 供图
为进一步规范“渝康家园”运营管理,切实提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能力与水平,重庆市民政局特邀相关领域专家及业务骨干,组成专项调研评估组,赴两江新区渝康家园开展实地评估。本次调研旨在精准把脉当前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为下一阶段优化服务模式、完善工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与明确方向。
9月16日,区民政、大竹林街道及汪家桥社区相关领导陪同市调研评估组,调研查看汪家桥社区“渝康家园”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点。调研评估组细致查看了各功能区域,深入了解运营机制、康复安排及精障人士康复管理情况,并与社工亲切交流,关切询问康复者进展与需求。调研组充分肯定项目成效,强调要进一步强化专业队伍、优化服务内容,提供更精准、更人性化的康复支持,助力康复者恢复社会功能、融入社区生活。
图为市调研评估组调研大竹林街道渝康家园。图源:重庆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
在两江新区人和街道渝康家园中心,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及座谈交流,市调研评估组全面了解了人和街道中心运营情况,重点关心人才建设、活动开展及资源整合等工作,充分肯定了中心功能布局、人才培养和多级联动机制,建议继续整合医疗、社区及专业机构力量,打造更具特色的精神康复服务品牌。
图为市调研评估组调研人和街道渝康家园。图源:重庆两江新区人和街道
两江新区始终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作为重点民生工作持续推进,以翠云街道“渝康家园”为核心示范点,依托“中心带站点”模式,辐射带动其余7个街道协同推进“精康融合行动”规范化建设与“一街道一品牌”特色培育。两江新区积极构建融合专业社会工作、医疗康复、社区支持及就业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切实助力精神障碍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区、重返社会,相关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切实推动:“精康融合”工作提质增效
自全市“精康融合行动”推进会召开以来,翠云街道渝康家园中心高度重视、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工作人员专题学习阚吉林局长重要讲话精神,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与实施路径。市调研评估组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优化服务流程,切实推动“精康融合”工作提质增效,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图为市调研评估组在翠云街道渝康家园中心交流。渝康家园中心 供图
图为市调研评估组在渝康家园实地走访调研。渝康家园中心 供图
项目组负责人介绍:自“精康融合行动”开展以来,翠云街道渝康家园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初步构建了涵盖环境建设、闭环服务、多元协作与特色康复的“五位一体”服务体系。打造全市首个社区级“情绪解码空间”,引入色彩心理学优化环境,服务对象焦虑发生率显著下降;建立“评估-计划-实施-反馈”闭环机制,推进服务标准化。与社区卫生、公安、残联等多部门联动,今年已协调解决康复对象就业、就医等实际问题23件。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培养专业人才338名,联合企业开发岗位,帮助20名康复者稳定就业。创新“康复即就业”模式,运营“爱尚梵高”餐厅和“渝香愈”香薰工坊,开展技能培训30场,参与者月均增收300-1200元。构建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电子档案与三级预警管理,高效响应并成功干预3起高危案例。
图为渝康家园表达性艺术疗愈主题活动现场。渝康家园中心 供图
通过系统推进,康复对象社会功能明显提升,家庭照护压力有效缓解,“康复赋能-就业增收-社会融合”三维联动模式初步形成,具备一定的区域示范价值。下一步,中心将继续贯彻落实阚吉林局长讲话精神,持续优化机制、提升服务质量,为全市精康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体化服务机制:“康复赋能+社会融合”
市调研评估组对翠云街道渝康家园中心的创新服务模式与成效给予高度评价,特别肯定了“康复赋能+社会融合”一体化服务机制。中心通过“源直播”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推动“渝香愈”香薰蜡烛、“梵高”治愈系手作亮相大阪世博会,并组织康复者积极参与慈善义卖,有效提升其社会参与感和自我价值。同时,中心系统提炼精康服务经验,研究成果荣获政策理论一等奖,相关服务手法和运营模式获调研评估组充分认可。目前,两江新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规范化、品牌化建设范式,正作为先进经验积极向全国推广。
图为市调研评估组向翠云街道赠送康复指导手册。渝康家园中心 供图
探索:两江新区在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精康融合”)过程中的规范化建设经验
市调研评估组对两江新区“精康融合”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认可。通过此次检查,调研评估组系统性梳理并评估了区域服务开展情况,认为整体工作推进扎实、进展显著,在机制建设、服务创新及资源整合等方面亮点尤为突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图为“梵高治愈系餐厅”备餐区。渝康家园中心 供图
一是制度标准化,建立规范服务体系,明确职责与流程,形成标准化文本,保障服务专业稳定。二是团队专业化,配备运营、督导和专职社工多层级团队,协同提升服务效能。三是管理精细化,完善信息台账,优化服务环境,注重服务体验与温度。四是培训创新化,聚焦就业需求,通过案例教学和实操提升技能培训实效。五是资源联动常态化,整合个体、家庭、社区、企业等多方资源,建立“培训-推荐-就业”闭环机制。六是实现价值转化与人才培养双赢,既反哺社会,也依托项目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输送优质劳动力。
图为“逸航中心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重庆日”活动参展证书。逸航中心 供图
“后续将持续巩固成效,优化不足,推动两江新区精康融合服务更高质量发展。”两江新区精康融合行动规范化建设相关负责人说。
(通讯员:武逸晗 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