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
  • 发布时间:2025-08-28 14:54:21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杨志敏 柴雨辰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于8月24日在太原召开。院(中心)党组书记、院长张峻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赵红兵,院(中心)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峰,省工商联副主席、吕梁市泰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子玉等出席会议。

会上,全体会员代表审议表决通过了《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选举办法(草案)》《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章程(草案)》《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财务管理制度(草案)》《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会费收取标准及管理办法(草案)》,通过了唱票人、监票人、计票人名单。选举产生了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

在接下来的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1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及常务理事。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一级巡视员薛春生当选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山西大学中国社会教育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侯怀银,省工商联副主席、吕梁市泰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子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郭建昇,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彦波等五名同志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山西立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翟瑞君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共山西省委政法委原二级巡视员闫文军当选为第一届监事会监事长。审议表决了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专家委员会名单,侯怀银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峻在讲话中指出,公共管理是治国理政的基石,是连接政府与民生的桥梁。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治理效能、破解发展难题、回应群众期盼,是我们每一位公共管理研究者的使命。今天,学会的成立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凝聚智慧、共谋发展的平台,让我们得以在公共管理的道路上并肩前行。山西正处于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能源革命、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等重大使命任务,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的成立恰逢其时。他强调,学会要立足山西省情,聚焦转型蹚路新征程中公共管理相关的真问题、实问题、难问题开展研究,产出高水准成果助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要举办多元化学术活动,强化学术共同体建设,为推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注入生机活力;要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和课题研究等,凝聚一批热爱公共管理事业、精通公共管理专业、善于公共管理实践的高素质人才;要总结提炼、宣传推广好山西在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中形成的成功模式和典型经验,讲好山西治理故事,提升山西在全国公共管理学界和实务界的影响力与美誉度,共同为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赵红兵表示,省人社厅作为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的业务指导单位,将密切关注学会的发展,在政策咨询、业务培训、项目合作及人才交流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为学会开展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希望学会能够不负众望,开拓进取,蓬勃发展,为提高我省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公共管理效能、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薛春生会长代表新一届理事会讲话。他表示,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的成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搭建了一个汇聚省内外公共管理理论界与实务界智慧力量的重要平台,对于促进山西省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助力山西治理效能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学会将坚持正确方向,搭建高端平台,推动成果转化,促进学术繁荣,服务发展大局,赋能治理实践,为繁荣发展山西公共管理事业贡献学会力量。

330A1296-已增强-NR

330A1422-已增强-NR

李峰在大会上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山西省公共管理学会的批复》。山西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25年度山西省公共管理重大专项研究课题”。

来自省内党政部门、高校、研究机构及社会各界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会员代表参加大会。院(中心)创新工程办公室、公共政策研究所、社会学所、社会治理所、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负责同志及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责任编辑:赵永强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