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映山水 多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发布时间:2025-08-05 12:39:27
  • 来源:中宏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水口山镇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立足“依山傍水”优势,聚焦“一主一特”定位,以“党建+”模式精准发力,在组织提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领域开拓进取、攻坚突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组织强基:精绘“点线面”立体图谱

  铸魂砺志,夯实振兴“着力点”。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班子带队伍,做到“三学联动”。班子带头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认真组织中心组学习,坚持真学真信真用、学懂弄通做实,切实提升“政治三力”,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支部集中学。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等,稳步提升党员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创新方法学。依托党员教育阵地,推行红色、实践、廉洁“三项教育”,用活本地红色资源,打造一线实践课堂,持续加强廉政宣教,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育才聚贤,贯通发展“储备线”。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紧扣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育才+引才”为核心,强化本土和外部“双轮驱动”,确保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双向育,大力实施“四培工程”,深化“巾帼”强基行动,双向培养村支书、“两委”干部、致富能手、产业大户等37人,其中女干部、致富能手等19人。多方引,建立健全水口山镇人才库,发布村(社区)后备干部招贤令,优化本地营商环境鼓励乡友回乡创业发展,积极落实有关政策,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确保“留得下、干得好”。截至目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52名,其中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83名。

  作风淬炼,拓展队伍“覆盖面”。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狠刹“四风”,涵养清风正气。全员充电,党委系统部署、带头学习,44个党组织1196名党员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面查摆,一体推进“学查改”,结合巡察、审计等方面,查摆问题70个,完成整改64个。全力服务,深入开展“走找想促四实”活动,突出开门教育,访实情、讲实际、办实事、求实效,解决蒋家村土地权属纠纷、拱门村道路塌陷等疑难问题,办好兴龙、西楼等村安全饮水工程、学校周边路灯改造等民生实事7件。

  产业赋能:深耕“山水林”生态布局

  非遗焕彩,擦亮舌尖“金招牌”。把创响“水口山牛扣”国字号品牌作为党委重要任务,聚焦“水口山牛扣”非遗品牌,深挖地域美食文化底蕴,持续擦亮“深山御膳”特色名片。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战略,以产业振兴为核心,支持水口山小黄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夯实品质根基;推进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建设,提升规模化、科学化养殖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壮大肉牛加工龙头企业,完善冷链物流和精深加工体系,实现育种、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同时,依托非遗品牌效应,融合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打造集生产加工、非遗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肉牛产业示范小镇,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山水生金,做活生态“锦绣卷”。立足“依山傍水”生态禀赋,党委以“一轴一带一基地”布局现代化农业产业,创新“党建+产业”融合路径。以“水”为轴,沿梅溪河打造6村相连的2000亩供港蔬菜、水果示范园和万亩优质稻示范片:引入智慧农业系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基地。以“山”为带,沿柴君山脉一带打造3000亩槐米、万亩油茶示范园。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动模式,党支部在产业基地设立党员示范岗,32名党员大户带头推广新技术,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收益分红等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参与生态种植,户均增收1.3万元,切实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强村富民的发展实效,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林间掘金,深挖绿色“聚宝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鼓励党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养殖,推行“党员带群众”“大户带散户”等模式,建成标准化规模猪场12个、牛场8个及120亩林下土鸡养殖示范基地,8名党员养殖能手与34个养殖大户结对,通过技术指导、信息共享、销售联动等方式,带动300余散户共同参与,形成年出栏生猪6.7万头、肉牛8000头、土鸡30000只的产业规模,164户农户通过庭院经济实现户均增收1.2万元。同时,立足森林覆盖率高达63.9%的生态禀赋,系统推进文旅融合路径,依托“天然氧吧”,打造林场知青站、林下康养站、樱花林、长塘水库等网红打卡矩阵,成功举办“长塘水库音乐节”,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治理增效:校准“度量衡”规范标尺

  三问于民,丈量民生“幸福度”。党政班子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争资提升改造农贸市场,建成了全省乡镇标杆智慧农贸市场,获省商务厅推介。完成水口山至大庆坪三级公路“白改黑”提质,协调推进珠山至水口山三级公路建设,投资300余万元整治3个大型地灾点。15个总投资1012万元民生项目建设完工,农贸市场配套停车场建成落地,解决了历年来困扰全镇停车难和交通瓶颈问题。建成党建文化公园、社区综合文化广场、政务大厅停车场。镇区自来水项目有序铺开,光伏新能源项目在全区首发启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多元共治,拓宽治理“新维度”。坚持党建带群建、多元融合治,持续拓宽各类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探索“商会+n”模式,商会党支部引导设立20万元“爱心基金”,商会会员个人捐款20余万元助力11名大学生圆梦学业,对特困学子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走访困难家庭114户,协助“三长”调处化解大型矛盾纠纷2起,帮助解决本地就业100余人。打造巾帼志愿品牌,党委指导组建“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伍,结对帮扶53名留守、单亲女童,助力实现“两个零发生”,最大限度为孩子的茁壮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开展“青年兴镇”活动,选派30余名年轻干部担任驻村助理、兼职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收集社情民意,蹲点调查研究,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7个、意见建议32条,形成调研报告10篇,推动解决实际问题41个。

  群英断事,校准和谐“精准度”。坚持“法、理、情”一体推进,构建多元解纷机制。由“三长”牵头,联动政法“五老”、乡友能人、周边邻居等组成“群英调解团”,打造群众身边的“和事佬”队伍。依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聚焦邻里纠纷、土地权属、家庭矛盾等调解难点,通过“板凳议事会”“田间调解会”等形式,以“群众事、群众议、群众断”为原则,把“讲道理”与“讲法律”相结合,让“大道理”对接“小日子”,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7件,调解率达96%,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供稿: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水口山镇政府)

  


责任编辑:邹沛霖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