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青冈:“猛犸象IP”为小城文旅添活力
  • 发布时间:2025-11-19 13:36:17
  • 来源:新华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新华网哈尔滨11月19日电(李硕 董云竹)“哇!这对象牙也太震撼了!”11月的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内,来自哈尔滨的中学生董浩然踮着脚尖,眼神紧紧注视着展厅中央的镇馆之宝。

这对长度分别达3.25与3.5米的猛犸象象牙静静摆放,细密的纹理仿佛还镌刻着冰河世纪的风痕,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日前,这座博物馆成功入选“黑龙江省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博物馆。

  2025年11月12日,在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内陈列的“镇馆之宝”——长度分别达3.25与3.5米的猛犸象象牙。新华网 董云竹 摄

“新馆的科技感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曾参观过旧馆的市民王女士感慨道。在她的记忆中,2014年成立的旧馆由闲置小剧场改建,展厅面积不足500平方米。如今的新馆,于2022年6月启动建设,2024年5月18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占地面积扩大至161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84平方米,布展面积近3000平方米。

走进新馆,声、光、电技术打造的冰河世纪场景扑面而来。皑皑冰川在灯光下流转,猛犸象的低沉嘶吼在耳畔回响,墙体彩绘+仿真模型让史前巨兽“活”了过来。

  11月12日,在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展厅展示的仿真猛犸象。新华网 董云竹 摄

“我们希望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了解史前巨兽的模样。”博物馆馆长马丽娟介绍,馆内展品均为青冈县本土挖掘出土,包括26具以猛犸象、披毛犀为代表的完整化石骨架,100个东北野牛头骨,84件化石珍品和近4700件化石散件,几乎完整再现了第四纪古生物群落的原貌。

“通过VR眼镜,我好像真的站在了冰河世纪的草原上!”在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青冈县民主小学校五年级学生计宇晴正兴奋地操作着设备。馆内不仅设有线下互动体验区,还打造了VR数字云展馆,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全方位感受远古奇幻世界。针对不同群体,博物馆还推出了亲子教育活动、学校团体参观、成人讲座等丰富的教育项目,年接待观众从过去的2万人次跃升至8.2万人次,青少年观众比例显著上升。

展馆一层的“中国猛犸象故乡主题邮局”里,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化石模型摆件、古生物主题文具、印有猛犸象图案的文化衫、造型可爱的文创雪糕等吸引着游客选购。“我买了一套猛犸象明信片,要寄给全国各地的朋友,让他们也了解青冈的猛犸象化石资源。”来自北京的游客陈女士说。

作为北京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研学基地,这里每年还接待大量师生开展科普实践活动。自新馆开馆以来,博物馆已接待游客近14万人次,其中域外游客超3万人次。

11月13日,黑龙江省青冈县民主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新华网 董云竹 摄

作为标志性“IP”——猛犸象在黑龙江省青冈县被赋予了多重身份。它既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也是青冈对外交流的会客厅。从步入青冈县的一刻起,人们就紧紧被“猛犸象”元素萦绕,从主要街道两侧的路灯造型,到市民家楼下遛弯的大小公园广场雕塑,再到绿化带中央的景观造型,卡通的、剪影的、仿真的猛犸象影像无不彰显着青冈大力发展“猛犸象IP”的决心。

每年冰雪季,青冈县还在青冈日月湖公园创建猛犸象雪乐园,为广大市民游客冬季游玩项目增添乐趣。乐园依托原生冰雪进行创作,辅以现代科技手段,构成了独具猛犸象符号特色的冰雪艺术。青冈县还精心打造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大众冰雪季”“赏冰乐雪”以及“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等大型冰雪体育品牌赛事,累计带动了全县10万人参与冰雪运动。

图为猛犸象玉米秸秆粘贴画。(青冈县委宣传部提供)

玉米是青冈的传统农作物,为了做优玉米的附加值,青冈人创造了“青冈玉米秸秆粘贴画”,并把猛犸象题材融入到作品中,为作品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以猛犸象为主题的玉米秸秆粘贴画先后参展黑龙江省博物馆非遗作品展、省文博会文化创意作品展,得到了专家和群众的好评。

青冈县正以“猛犸象IP”为纽带,将化石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县域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生动样本。(参与报道:段洪伟 闫俊英)

责任编辑:姚祯发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