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推动丽江古城遗产保护与景区发展
  • 发布时间:2025-07-11 21:57:03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关天福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作为丽江古城遗产保护与运营管理主体,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丽江古城景区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保护发展动能,聚焦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管理与文旅业态持续健康发展,“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以优良作风凝聚发展合力,保护先行,寻求突破,擦亮旅游金字招牌,奋力书写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c32f2652029b5a1f1eb7aaf9236971

思想统领,把稳文旅融合发展之向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调研丽江时,提出了“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的殷殷嘱托。丽江古城把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要任务,通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让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成为共同心声、共同意志。

结合巡视巡察、审计整改为契机,按照“机构职责回归主业、属地责任回归地方、经营主体回归市场”的“三回归”工作思路,推动深化改革,优化古城保护和运营管理责任体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学查改”同发力,提振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创新创造活力,推进业态创新、产品创新,规范市场秩序,聚力打造品牌,不断推进景区品质和服务能力水平的提升,有力有效推动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b1136c17102da17b21b460880afc091

活态保护,突出文化遗产价值之本

1997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遗产保护成了古城发展的永续课题,成为了古城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5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并深入丽江古城调研,要求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丽江古城立足实际,有力有效推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通过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规划》《丽江古城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完善法规体系;通过梳理遗产构成要素,加快规划编制,完善档案体系;通过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健全遗产监测体系,强化修建活动监管和风貌环境景观管控,守牢安全底线,守护遗产安全。

a075afacc1f9d531ea0a9ab360a3cc3

内涵提升,传承民族历史文化之魂

文化是古城的根基和血脉,是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熠熠生辉的精髓所在。近年来,为强化丽江古城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丽江古城积极深挖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先后打造30个特色文化院落,形成独特的院落集群和展示矩阵,促进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这些院落包含名人故居纪念馆、主题博物馆、传统技艺传承体验点、文学艺术空间等,作为公共服务项目对公众开放。同时,为了不断提升游客文化游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景区精心谋划,结合院落特点推出一系列丰富的体验活动,推出文化院落游打卡活动,让文化在院落里真正“活”了起来。

丽江古城集遗产、景区、社区为一身。文化院落的打造,契合了丽江古城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文化保护传承队伍当中,推动古城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暑期到来,文化院落又将迎来一波游览热潮,新一轮的暑期院落打卡活动也即将开启。

5325c55521c8f1544d7270429de847f

服务提质,打造文旅深度体验之旅

在工作中,紧扣“围绕旅游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目标,丽江古城始终以游客满意为标准,充分发挥党组织“红色引擎”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在项目一线、转型升级和旅游服务中当先锋、打头阵。

每逢节假日及暑期旅游旺季,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旅游线路引导、游览讲解、旅游咨询、应急处置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深切感受到了景区的温度。

同时,依托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产业优势,景区通过举办民族打跳、民谣音乐广场、对话古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和节日民俗活动,不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游客接踵而至,丽江古城推出6条全新讲解线路,带领游客尽情畅游古城、沉浸感受丽江。

“实干为墨”为保护,“创新为笔”为发展。文旅融合是丽江古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党组、丽江古城景区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增强党建协同联动,在保护遗产打造品牌上精耕作,在创新发展提升品质上下功夫,丰富旅游体验,让保护与发展并进,让游客深度感受到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麦子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