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省秋季斗茶赛颁奖仪式暨秋茶产销对接会在贵阳举行
  • 发布时间:2025-11-18 18:23:38
  • 来源: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
  • 作者:黄振国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11月17日下午,2025年贵州省秋季斗茶赛颁奖仪式暨秋茶产销对接会在贵阳举行。活动揭晓了五大“金奖茶”榜单,启动了2025贵州省秋季斗茶赛获奖产品“坝坝茶”系列推广活动,旨在推动“赛级好茶”从荣誉展台走向百姓茶桌。

d4bc6340ea0d0ae71c2cab21c0d7f071

活动现场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傅传耀,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品牌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品牌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黄家培,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巡视员沈芹,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首席顾问胡继承,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赵学峰、吴宗建等有关领导及省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茶叶主管部门负责人、茶企代表、经销商、采购商等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916242e1119375471eddc42233ca9778      本届斗茶赛延续“绿色·标准·传承·创新”主题,历时近两个月,经过各地初赛送样、专家审评、大众审评及理化和农残指标检测等环节,最终从105只参赛茶样中评选出金奖5个、银奖8个、铜奖12个、优质奖12个及产品创新奖1个。贵阳市国盛公证处对赛事全过程进行了监督与公证,确保了大赛公平、公正与公开。

9284be7ace79230eacd6622e0e657d18       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嘉民作斗茶赛举办情况通报

据徐嘉民介绍,本届大赛严格执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农残指标全部合格,理化指标检测数据显示,参赛茶样水浸出物含量普遍超过40%,最高达49.4%,其中绿茶与工艺白茶的平均含量分别高达44.4%和44.08%,显著体现了贵州冷凉气候下夏秋茶独特的内含物优势与卓越品质。

18baf938d1ba4a447f603bfcc0739377

贵州省人大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傅传耀颁发绿茶类金奖

 f5c08746887b22a5650e01756cba43c7

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品牌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品牌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黄家培颁发红茶类金奖

 a2dcf761c476da62c0304e339043c65b

贵州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首席顾问胡继承颁发工艺白茶(紧压茶)金奖

专家评审组组长欧平勇在点评中指出,本次参赛茶样覆盖了湄潭、都匀、普安等核心产区,囊括了都匀毛尖、遵义红等传统名优茶以及刺梨红茶等创新品类。茶样整体品质优异,绿茶呈现“嫩栗香、浓爽味”的典型特征,红茶则表现出“复合型香气、甜醇滋味”的丰富层次,充分展示了贵州茶在原料、工艺与品质控制上的长足进步。

 颁奖仪式上,获奖企业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公司、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贵州卡午茶业等获奖企业分享了各自匠心制茶的心得体会。

50ab11e5535e33cfcddb8038855ae3da

产销对接签约仪式

活动现场举行了产销对接签约仪式。正安县怡人茶业有限公司、贵州贵天下盛兴茶业有限公司、贵州卡午茶业等获奖茶企与北京露轩醇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利顿上京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采购协议,总金额达440.6万元,标志着“金奖好茶”正式开启市场化旅程。

 755800f014607eb4334435001b301d06

熙苑·那里老茶铺创始人李花作分享

贵州省康养产业商会首席顾问王松,中医药大学养生学院副院长曹峰就“茶与大健康,蓝海新赛道”进行了前瞻分享,揭示了茶产业与大健康领域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

d5139f66a8a24806c378162fdf85c434

2025年贵州省秋季斗茶赛金奖茶推广活动启动仪式

会上,2025年贵州省秋季斗茶赛金奖茶推广活动正式启动。下一步,获奖茶企将在贵阳曹状元街熙苑·那里老茶铺举办为期三个月的金奖茶“坝坝茶”市民推广活动,以“长板凳+盖碗茶”的市井形式进行推广,让“金奖好茶”成为“百姓口粮茶”,实现“把奖杯从展柜搬到茶桌”的目标。


责任编辑:唐来祥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