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第四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调饮师职业技能竞赛贵州省预选赛暨2025年贵州新茶饮调饮大赛在铜仁市江口县举行。

经过3日的第一道关卡理论考核后,来自贵州省新茶饮科研教学、茶艺服务、茶叶生产销售等领域的30名专业选手展开了一场调饮师的巅峰对决。
大赛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共青团贵州省委、铜仁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主办,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铜仁贵茶茶业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大赛强调创意饮品的开发与呈现。竞赛内容以调饮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三级)要求为基础,融入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鼓励选手在把握“Z世代”消费趋势的同时,深度挖掘贵州特色茶原料的潜力。

大赛邀请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高级裁判员尹成虎等贵州省内外新茶饮行业专家,组成裁判组,为大赛执裁。裁判团从茶香保留度、创意融合性、口感层次及美学呈现等维度对选手作品进行综合评判。
大赛设调饮师单人赛项,通过理论知识竞赛和技能操作竞赛全方位考验选手实力。总成绩由理论成绩的20%和技能成绩的80%组成,凸显了实操能力的重要性。
在技能操作环节,选手需要创作3款饮品,其中2款规定饮品为杨枝甘露及手摇泡沫红茶,1款为创意饮品,选手可根据自身创意任意发挥。大赛要求选手以贵州本土生产的绿茶、红茶等特色产品为基底原料,既考验基本功,又挑战创新力。

比赛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选手们的操作行云流水,以“黔茶基因”为基底,在保留贵州特色原料茶风味的同时,加入水果、果汁、底料、辅料等,创作出一款款独具创意的饮品。
猕猴桃的清甜、百香果的馥郁、木姜子油的辛香、刺梨汁的酸爽、薄荷叶的沁凉、折耳根的野趣……这些深植于贵州山水之间的风物,在选手们的巧手与匠心之下,化作一杯杯充满故事的特调茶饮。

“大赛不仅是配方比拼,更从侧面展现全产业链的升级创新。”大赛裁判长尹成虎评价说。
大赛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获奖选手将获得奖金及荣誉证书。更为吸引人的是,预选赛前6名选手可晋升当前持有证书一级,最高可晋升至二级工/技师。
据悉,优胜选手将代表贵州省参加第四届全国调饮师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贵州调饮师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