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普:十七载茶路耕耘,立早茶企从荒芜到茶香满溢的破局之道
  • 发布时间:2025-10-22 13:22:25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李馨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在湖北恩施山区的茶香氤氲中,有一位坚守茶路十七载的创业者,他就是恩施市凯迪克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的掌舵人章开普。从 2009 年接手荒废老茶场至今,他带领 “立早” 从茅草房起步,成长为年销售额突破 7000 万、带动 5000 多农户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近日,我们对话章开普先生,一同探寻立早茶企从初心到扎根的破局之路,聆听他与茶结缘的故事,以及企业在非遗传承、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中的坚守与突破。

4

章开普受访

初心缘起:一场偶然的机遇,开启十七载茶路

谈及与茶结缘的契机,章开普先生的思绪回到了 2009 年。彼时的他,已在酒店、服装、百货、图书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2009 年,家中晚辈在村集体国有老茶场工作,当时那片老茶厂已经空置很多年了,他问我有没有想法接手。” 章开普回忆道,当时当地政府给出的条件十分优厚,不仅不要租金,还能签订 20 年的合同,唯一的要求就是投资 50 万元人民币。

而让他最终下定决心投身茶叶行业的,还有一个更为贴近生活的原因 ——“我自己每年也需要消费茶叶,觉得这是一个有需求、有潜力的领域。” 于是,他与朋友一同决定抓住这个机遇,投资接手老茶场。可当真正面对这片老茶场时,眼前的景象却远超预期:“当时茶场荒废得只剩下两堵墙,想要恢复生产,整改投入远远超过了最初预计的 50 万,最终整改花了 200 万。” 正是这次看似偶然的决定,为他开启了长达十七年的茶路征程。

11

标准化车间

破局之路:从说服茶农到制定标准,在困境中组建核心力量

恩施山区茶产业起步时面临诸多局限,如何说服茶农信任、组建核心团队,成为章开普创业初期面临的首要难题。“一开始,老百姓对种茶没信心,也不愿意参与进来。” 章开普坦言,更棘手的是,由于对政策不熟悉,2015 年之前企业都未能获得政府支持,发展举步维艰。

但困难并未阻挡他的脚步。为了打破僵局,章开普团队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与华中农业大学达成深度合作,共建茶学研究基地。“每年春茶时节,华中农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和学生都会来到我们的车间,一起开展研发工作。” 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团队不仅在茶叶种植、制作工艺上不断突破,更主导制定了恩施玉露和利川红的全州生产标准。

“我们通过全国学习先进制茶工艺,对原来利川红的生产标准进行了彻底颠覆,制作工艺得到了大幅改进和提高。” 章开普说,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茶叶品质,也逐渐赢得了茶农的信任。同时,为了保障茶园资源不被浪费,公司还主动承包茶园,按照政府要求对茶园进行规范化管理,让茶农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核心团队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组建起来。

回顾这段历程,章开普坦言,最初在不了解政策、缺乏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茶场整改和工艺研发,如今想来仍觉得是一次 “冒险” 的决定,但正是这次 “冒险”,为企业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恩施玉露

关键转折:六年亏损后迎来曙光,聚焦非遗传承焕新生

从 2009 年企业成立到逐步走上正轨,立早茶企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期,甚至一度面临亏损困境。“前后投资过亿,亏损了 6 年。” 章开普回忆道,直到 2016 年,企业才逐渐缩短亏损距离,2017 年开始实现好转。而这一转折的关键,在于企业做出了聚焦核心产品、深耕非遗传承的重要抉择。

“我们只做恩施玉露,并且集合了全恩施州的非遗传承人到公司。” 章开普表示,当时企业面临着非遗传承与生存发展的平衡难题,创业初期,为了保留古法技艺,团队付出了不少努力。“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坚守传统工艺,甚至有过因坚守传统而错失部分短期市场机会的时刻。” 但他始终坚信,非遗技艺是茶叶品质的核心保障,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

如今,立早茶企已拥有 15 位非遗传承人,这些传承人既坚守古法技艺,又积极参与创新。为了给他们搭建 “传承 + 发展” 的良好平台,企业一方面为传承人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和研发资金支持,鼓励他们深入钻研古法技艺;另一方面,也引导传承人参与到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中,让传统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生。

成果沉淀:数据见证责任,荣誉彰显价值

经过多年的深耕,立早茶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企业年销售额突破 7000 万,带动 5000 多农户增收,还提供了 60 余人次的季节性岗位,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了重要力量。尽管目前企业净利润率较低,但章开普表示,会在坚持品质和搞科研的前提下,稳步开拓市场,不辜负农户和消费者的信任。

在发展过程中,立早茶企也获得了诸多外部认可:在全国拥有 400 多家经销商,今年有 30 多家经销商获得政府补贴支持;2014 年 9 月,“立早” 恩施玉露被杭州茶叶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2018 年 3 月,企业呈送武汉 “东湖茶叙” 用茶,荣为国礼茶样;2021 年 7 月,荣获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2022 年 5 月,被认定为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与高新技术企业。

谈及这些荣誉的意义,章开普感慨道:“每一项荣誉都是对我们多年坚持的肯定,更是一种责任。其中,2018 年成为‘东湖茶叙’国礼茶样,让我觉得所有的坚持都值得。” 他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提升了 “立早” 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让他看到了恩施茶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希望,也更加坚定了他做好茶、做有温度的茶品牌的决心。

33

生产车间

科研深耕:以科技赋能,铸就品质基石

在立早茶企的发展历程中,科研创新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驱动力。“科研领先是我们的优势,很多茶叶生产标准都是我们公司制定的。在科研上的深耕,每年花费的资金是最大的。” 章开普介绍,企业不仅组建了专业的科研团队,还与华中农业大学团队深度合作,对每一批茶叶进行理化分析,对每一个制作工艺进行细致研究。

“我们会对茶叶揉捻每一秒的变化进行记录分析,对制作过程中的温度、水分进行反复实验,还引入了数字化温控系统,精准控制到每一度温度。” 正是凭借这种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企业顺利拿到了针形利川红发明专利,在工艺改进和口感提升上取得了显著突破。

未来展望:短期攻坚目标明确,长期愿景温暖有力

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章开普有着清晰的规划。在短期攻坚方面,2025 年企业有三大重点目标: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更多新技术、新工艺落地;加强与农户的合作,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而在长期愿景上,立早茶企致力于做 “有温度的茶品牌”,并计划建成 “亿元规模” 企业。

“‘有温度的茶品牌’,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提供高品质的茶叶产品,更要传递出对茶农的关怀、对消费者的负责,以及对非遗文化和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尊重。” 章开普解释道,他希望 “立早” 的茶,能让消费者品尝到茶香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背后的故事与温度。

责任编辑:姚祯发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