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志愿军英烈在沈阳安葬:“战友啊,好好安息吧”
  • 发布时间:2025-09-13 16:56:51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中新社沈阳9月13日电 题:归国志愿军英烈在沈阳安葬:“战友啊,好好安息吧”

中新社记者 李纯 韩宏

“我们的亲密战友终于回到伟大的祖国,回到可爱的家乡了,我来看看他们。”抗美援朝老战士杨天银特地从江苏徐州赶到辽宁沈阳,迎接志愿军英灵回国。杨天银表示,“我想对他们说,战友啊,几十年后终于回到了我们的祖国,好好安息吧。”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13日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30位志愿军烈士的忠魂入土安息。

“迎棺椁!”上午10时,安葬仪式开始。甬道两旁,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官兵持枪护卫,一队礼兵抬着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步入纪念广场,停放在“英雄如山”主题雕塑前。

随后,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裴金佳致祭文。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遗骸三鞠躬。27名礼兵鸣枪12响,向英烈致以崇高敬意。

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30位为保家卫国英勇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烈士英灵,阔别祖国70多年后回到中华大地安息。图为活动仪式现场。 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此次担任持枪礼兵的白田硕,前不久参加了九三阅兵。说起志愿军先烈,他眼中泛起了泪光:“非常希望你们(志愿军先烈)能看到今天的盛世繁华,看到今天祖国的强大。”

《思念曲》回荡在纪念广场上,深沉悠长。礼兵抬着覆盖五星红旗的棺椁,缓步进入地宫。参加安葬仪式的人们跟随其后、绕场半周,在烈士英名墙前献上黄白色的菊花,寄托哀思。3米高的英名墙上镌刻着19.7万余位烈士的英名,金色的名字在黑色的墙面上显得醒目而庄重。

当棺椁全部进入地宫,从韩国迎回并长眠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志愿军英烈达到1011位。

方汉炳的父亲方金耀即是此次归国英烈之一。在方汉炳还不到一岁的时候,方金耀就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多年来,方汉炳一直在寻找父亲,“但是没有下落,我心里真的很不安”。

今年4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鉴定成果,为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其中就包括方金耀。方汉炳说,这次从湖北麻城来参加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仪式,也是与父亲的一次“相会”。

廖启升的祖父廖天良也是此次从“无名”到“有名”的志愿军烈士。按照家乡广西平果的习俗,人们要在清明时用枫叶泡水做成五色糯米饭祭拜先人。这次到沈阳,廖启升即带来了家乡的枫叶,希望让爷爷再次“感受”家的味道。

截至目前,中国已完成前11批98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比对,并成功为2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据介绍,随着新一批烈士遗骸归国,中方将尽快开展烈士遗骸DNA信息提取工作,做好已迎回烈士遗物整理和辨识分析,尽快开展鉴定比对。

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连续交接12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1011位、遗物逾万件,成为中韩友好合作的范例。随着越来越多在韩志愿军英烈回到祖国,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得以丰富和发展。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流血牺牲、为国家为人民作的贡献。”抗美援朝老战士南启祥说,烈士们没有看到今天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没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过去,要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完)

责任编辑:姚祯发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