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林”辟蹊径 多产业融合“椒”相辉映
  • 发布时间:2025-03-19 12:26:47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杨秀明 张小溪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乡村三月雨如烟,久违的太阳喷薄而出。在湖北省利川市广袤的田野里,一大早人们趁着初晴踏着薄雾走进田边地头,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随处可见农人们忙碌的身影。

1

                                                   梁彪(左一)与工人覆盖遮阳布

     “前几天阴雨连绵,耽误了给果园地覆盖遮阳布的时间,今天雇请了10名工人抢抓覆盖。”3月18日,汪营镇四圣祠村四组的梁彪在果园里一边和工人劳作一边说道,“这块林地覆盖完后,就全面结束了50亩果园地覆盖工作,接下来就等着种植林下辣椒了”。

       走近果园,果树排列有序,修枝成型。一群工人分散在果树之间,拉伸遮阳布、覆盖泥土、扎紧边缘……大家三人一组,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忙而有序。

     “覆盖遮阳布的作用就是抑制杂草生长,即使有草也会自然枯萎。在林下种植辣椒时就减少除草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梁彪介绍道,以前使用除草剂不仅土壤会板结,而且还会对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产生不利影响。 

       在交谈中,他俨然一席“资深”话语,不由得将他与地道的老农民联系在一起。然而,谁又能想到,这位举止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曾经是一位返乡“新农人”。从最初的“烟叶+包菜”模式,到现在的“果林+辣椒”路径,年销售收入达到了80万元,成为村里产业发展的“致富能手”。

2

                                                             梁彪检查果园修枝

     “在外务工回来后就开始种植烟叶,后来利用烟田套种包菜,几年下来有了积蓄,就谋划更多的产业发展,便流转土地种植果树。去年尝试在果树林下兼种辣椒,让我尝到了‘甜头’,增添了产业发展的信心。”谈到创业历程,梁彪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返乡创业的“兴农经”。

       现年38岁的梁彪,高中毕业后随着打工大军来到福建泉州工艺厂、广州电子厂打工。但因企业不景气,2016年便返乡创业种植烤烟,在烟草部门指导下种植技术不断提升,由开始的20亩逐年增加到50亩,积蓄也逐渐增大。

     “仅发展一项产业不是我的愿望,手里有钱了就想谋划更多的产业来实现梦想。”梁彪回忆当时的想法。

       初生牛犊不怕虎。2021年,沐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春风,梁彪大胆设想,流转土地170亩,在继续实施“烟+菜”模式的基础上,又种植桃子、李子、柿子等水果,将果园打造成了水果“观光采摘园”。虽然果树前两年没有收入,但有烟叶、包菜收入作支撑,他依然充满着希望。

       追求是无止境的进步。2023年,看着果园正式开园采摘,烟叶收入稳定的良好势头,在他心中又萌动起拓宽产业种类的思路。他时刻在想,虽然果园既满足了游客自由采摘,又拓宽了水果销路,但林下闲置土地由于树茂蔽日客观因素,不适应玉米、大豆、薯类等作物生长,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浪费了资源,何不利用林下土地种植辣椒呢?辣椒不但适应林荫环境生长,而且抗病强、产量高、销路不愁。

3

                                                                 果林下种植辣椒

       2024年初,他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探索在果林下种植辣椒的发展新路径。为了减少除草剂的使用,保育土地,降低人工除草成本,他购置遮阳布将林地覆盖,种植辣椒20亩,当年产出的辣椒供不应求,在地里现采现卖,销售收入达到12余万元,他庆幸自己的大胆尝试。

       成功是靠努力得来的。梁彪靠着不懈的追求和坚实的步伐,走出了一条种植“产业链”发展之路。如今,产业生机蓬勃,果园、烟叶、辣椒、包菜等产业融合发展、交相辉映。

    “今年林下种植辣椒50亩,加上80亩烟叶、50亩水果、60亩包菜、10亩黄连苗的收入,计划年底销售收入突破100万元。”谈到今年计划,梁彪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姚祯发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