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我国最大的胡椒生产基地,全省种植面积约30万亩,产量3.7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以上。近年来,通过机制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海南胡椒产业持续向好,已成为海南热带特色高效优势产业、绿色生态产业,一粒粒小小的胡椒,正成为海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目前,海南胡椒已发展成为年产值30多亿元,涉及10多万户农民生计的重要热作产业。胡椒产业在海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东部地区农民增收的“稳定器”。然而,海南胡椒产业长期面临“大而不强”的难题,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导致效益下降,产业发展受阻,部分产区甚至出现弃管丢荒现象。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胡椒产业发展,加大管理机制创新,不断强化产业链协调与政策赋能。从2022年开始,海南全面推行胡椒产业“链长制”,由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担任链长,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要负责人为副链长,组成海南胡椒全产业链工作领导小组。
近期,《海南省胡椒全产业链发展三年(2025-2027年)行动方案》也已印发,进一步明确了“品牌引领、加工主导、科技支撑、融合发展”的发展思路。
海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胡椒产业链副链长刘云介绍,为推动胡椒全产业链发展,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专门成立了胡椒产业链工作专班,由厅领导牵头,相关处室、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建立定期会商和协调推进机制。这一机制充分发挥了政府引导作用,统筹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工作专班下设种植、加工、贸易、科技等专项工作组,分别由对口单位负责,形成条块结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在具体实施中,胡椒产业链管理办公室重点推进了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工设备升级、品牌推广等关键环节,如对以胡椒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园给予1000万元奖补,对胡椒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奖补1000万元等,有效引导了产业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
在产业资金扶持下,海口通过创建大坡镇胡椒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了大坡农产品集散地,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研发、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园通过科学监测水肥、病虫害等情况,建立大坡胡椒质量控制体系,促进了胡椒品质的提升。
科技创新是海南胡椒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海南胡椒产业链管理办公室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启动“连作低产胡椒园土壤增碳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在琼海和海口核心示范50亩,集成“生物炭+微生物菌剂+绿肥间作”技术模式,示范园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对照提高18%,为全省30万亩连作椒园改造提供样板。
中国热科院香饮所还研发推广了胡椒与槟榔复合种植模式。通过两种作物复合种植,逐步改善种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不仅实现一地两收,而且胡椒连作障碍症状减轻,还能增产30%。
负责该项目的中国热科院香饮所胡椒研究中心主任杨建峰称,宽窄行宜机化种植技术有效解决了胡椒生产成本高导致“有人种、无人管”以及由此造成的土壤质量退化、产量下降等突出问题,促进胡椒从高成本、低效率传统耕作方式向高效率、低成本机械化耕作方式转变。
海南胡椒产业最大的变化之一,是产品形态的多元化创新。胡椒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调味料,而是发展成为涵盖食品、保健品甚至化妆品等多个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
在2024年海南“冬交会”上,胡椒小麦精酿啤酒、胡椒芝麻薄饼、胡椒香水、胡椒精油皂等创新产品引起了不少观展者的兴趣。中国热科院香饮所研制的“胡椒香礼”系列新品尤其引人注目,这些产品打破了消费者对胡椒只能作为调味料打破了消费者对胡椒的固有认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一位北京参展商在试用后表示,“胡椒香氛,头一回看到,闻起来很特别,让人很难忘。”
作为海南胡椒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海垦热作产业集团将胡椒叶、藤、根以及胡椒碎等副产品,创新研发成市场热销的胡椒足浴包,不仅实现资源有效利用,还卖出了上百万元。同时改变传统干胡椒的产品形态,开发的爽口腌制鲜脆胡椒,吃出来爆珠的感觉,当年就卖出了35万瓶。
如今,海垦热作集团不仅生产胡椒粉、胡椒饼干、胡椒根、腌渍鲜胡椒等产品,还计划投入6000万元改造升级设施设备,生产冻干青胡椒,提取胡椒碱等高附加值产品,将胡椒加工产能从每年4000-6000吨提高到3万吨。
品牌建设是海南胡椒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海南以“海南胡椒”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着力打造“大坡胡椒”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2024年“大坡胡椒”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认证后,大坡胡椒的市场收购价同比上涨15%,部分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
2023年,海口市大坡镇首次将“大坡胡椒”的销售市场拓展至海外市场,实现大坡胡椒出口1000吨。2024年7月,首批9000瓶“大坡胡椒”发往新加坡,这是“大坡胡椒”首次出口新加坡。
刘云介绍,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培育“昌农”“飘仙”“阿雀”等一批企业胡椒产品品牌。这些品牌产品不仅覆盖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
2025年,海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海南胡椒产业链带头人培训班”,来自海南胡椒主产区的54名产业带头人参加了培训。培训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组织学员实地参观了杭州在农业产业化和数字化方面的先进示范点。
来自海口市琼山区农业农村局的学员梁振强表示:“这次培训让我们看到了数字农业的无限可能。特别是未来农场的智能监测系统,对我们提升胡椒种植精准化管理很有参考价值”。
海南胡椒产业链管理办公室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先后在浙江杭州、广西玉林举办2场海南胡椒专场招商推介会,对接调味品、预制菜、茶饮连锁等下游企业38家,现场签约意向金额1.2亿元。
“海南胡椒产业升级的最终目的,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在刘云看来,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南椒农正因胡椒产业走向富裕之路。同时,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胡椒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海南将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海南自贸港政策叠加优势,邀请国内外胡椒加工和贸易巨头布局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