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三产融合发展让“中国饭碗”端得越来越稳。

       3月下旬以来,由于气温升高和缺乏雨水,全国不少粮食产区都面临着干旱气候带来的严峻考验。5月21日至24日,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一次大范围降雨过程,许多地方持续已久的旱情有望得到缓解。但下雨并非“万事大吉”,河南、广西等地已经发布了防范旱涝急转的风险提示,守护好冬小麦等作物收获前的“最后一公里”。

      灾害性天气之下,一颗麦子想要茁壮成长,不仅依靠农民“单打独斗”。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围绕气象、水利、电力以及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缓解旱情带来的影响。

       正是有了一、二、三产的融合、农业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种地这个历来“看天吃饭”的产业,才能够摆脱“大旱必有大灾”的魔咒,向着科技驱动、智慧兴农的方向大步迈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总策划:孙海峰 杨义

制片人:章斐然 谢婷 郭健

监制:吕骞

策划:申佳平 李佳 尚明桢

文字:方经纶 宋芳鑫

摄像:慎志远 程明辉

剪辑:张培扬

设计:郑美钰

包装:赵晨

财米油盐|“三夏”遇上大旱,各地有何“粮”策?
  • 发布时间:2025-05-26 12:17:58
  • 来源:人民网-人民视频
  • 责任编辑:姚祯发
  • 媒体矩阵
  • 中广融媒中心公众号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