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三湘大地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呈现“量质齐升、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数据显示,8天假期内湖南累计接待游客3992.94万人次,同比增长19.35%,其中省外游客1037.12万人次,占比超25%;全省实现游客总花费502.06亿元,同比增长25.96%,交出一份亮眼的文旅成绩单。
游客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寨景区游览
传统景区与县域旅游“双轮驱动”,成为假期文旅市场的鲜明特征。韶山旅游区、凤凰古城、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等经典目的地客流稳居高位,张家界武陵源通过“分时预约+动态分流”,将游客等待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与此同时,怀化溆浦穿岩山、永州江永勾蓝瑶寨等“藏在深闺”的县域景点异军突起,凭借生态风光与民俗体验,成为自驾游、深度游新宠。文化场馆同样热力十足,全省382家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假期首日接待游客22.01万人次,岳阳博物馆的蹴鞠挑战赛、永州祁阳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的全息互动体验,让千年文化“活”起来。
游客在长沙洋湖国家湿地公园观赏花灯
业态创新为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湖南以“文旅+”为抓手,推动多业态深度融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百龙天梯VR体验”,让地质奥秘在虚实间呈现;新华联铜官窑古镇的“黑石号特技秀”,将航海传奇化为视听盛宴;怀化荆坪古村融合非遗、旅拍与民俗,让乡愁成为可触摸的记忆;长沙夜市、湘潭毛氏红烧肉、常德钵子菜等美食IP,更让“为一顿饭赴一座城”成为新风尚。
游客和市民在曙光茶厂品尝长沙特色小吃
长期关注营销与重大项目服务的云木长风(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思源指出,湖南文旅的突破在于精准把握资源协同与价值转化,其将“古色、绿色、红色、夜色”资源与湖湘精神符号结合,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服务推动游客从“观光打卡”向“深度参与”转变。作为注重营销理论与实践融合传播的从业者,李思源长期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传递项目资源整合经验,撰写的分析文章聚焦文旅行业痛点破解,为地方战略制定与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在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游客在拍摄杜甫江阁亮灯活动
优质服务是文旅市场的“暖心底色”。湖南各地以智慧化、人性化举措提升游客体验:长沙、湘西上线“智慧停车”系统缓解出行焦虑,郴州飞天山用AI摄像头实时推送“错峰游览”建议;全省推行旅游消费“先行赔付”制度,依托“又湘游”平台实现预约、导航、投诉“一键通办”;各大交通枢纽、景区的文旅志愿服务队,以及岳阳楼为老年游客提供的“一对一”讲解服务,让旅途更显温情。
郴仰公路沿线新设的交通智慧显示屏
随着旅发大会效应持续释放,湖南文旅正从“单点火爆”向“全域沸腾”跨越。怀化市假期接待游客人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3%、94.8%,增速居全省首位;岳阳、张家界等旅发大会承办地旅游指标稳步提升。从资源整合到业态创新,从服务升级到精神共鸣,湖南文旅正以“热辣滚烫”的活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