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喜迎二十大 品质提升走在前”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沂源专场,邀请沂源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涛向社会发布沂源县在实施“六大品质提升行动”中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今年上半年,沂源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5%。
聚力工业强县,建设新型工业“沂源高地”。沂源县实施总投资133.7亿元、101个重点技改项目,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企业获评省“瞪羚”企业,建成智慧工厂5家、智能车间39个。策划培育医药、高分子材料、纤维材料等6条产业链,中硼硅药用玻璃管项目落户沂源。今年以来,有研发活动企业62家,研发投入11亿元。鲁阳公司获第23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瑞丰公司创建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鸿源公司获批组建省海外高层次专家工作站。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84.1%,“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78.8%,均居省内前列、全市首位。
聚力农业富民,做强乡村振兴“沂源板块”。沂源县建立“1+1+3+12+N”果业振兴推进机制,重建果园6.5万亩、改造郁闭园19.3万亩,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50处,全县优质果率从30%提高到80%。引进扶持汇源果汁、尊海食品等农业深加工企业。开展“一村一业”“携手共建”助力村集体增收行动,240个共建部门单位与440个共建村结成对子,目前,共建村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有382个,占比86.8%。深化金融赋能、数字赋能,被确定为国家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聚力城市更新,彰显城市建设“沂源特色”。按照“东扩西跨、南优北拓、中部提升”思路,划定“三区三线”,先行先试4个城市更新片区;完成西部新城、南部新城、北部新城控规编制。北外环沂邳线、西外环华源路建成通车,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2.4平方公里。打造青啤小镇、城市会客厅等6大活力片区,同步实施11个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加速推进总投资44.7亿元的32个全域公园城市项目建设。建成数字沂源“一网统管”综合指挥平台,初步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聚力农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沂源模式”。加快建设人民楷模朱彦夫“初心家园”、牛郎织女等拳头景区;精心打造“沂河源”田园综合体。1—9月份,全县市重大文旅项目完成投资14.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5.2%。与上海景域、北京寒舍等企业集团合作,推动文旅资源整合优化。设计5条精品旅游线路、2条“一日游”线路,开发“云游沂源”平台,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建设养和健康养老中心等康养基地4处,鲁山林场入选国家级康养基地试点。
聚力活力激发,探索改革创新“沂源实践”。实施8个领域系统集成改革、11项自主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歇业一件事”集成服务。735项“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市域通办”事项全部落地。1—9月份,签约项目70个,总投资310亿元;新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35个,同比增长20.7%。实施钢城高铁站快速通道、莱芜北高铁站黄海线改造工程。持续扩大对外开放,1—9月份,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34.3亿元,同比增长21.2%。
聚力生态建设,塑造绿色发展“沂源典范”。实施PM2.5、PM10、臭氧集中专项整治。1—9月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92天。实施沂河等10条110.8公里河道治理工程,抓好7.98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完成1000亩山体绿化提升,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建立水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完成21家重点涉水企业在线监控设施联网。1—9月份,沂河韩旺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依托“中国矿泉水之乡”优势,打造“锶源”矿泉水品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聚力民生改善,创树品质民生“沂源品牌”。1—9月份,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80.9%。建成集助老、助餐、助医、助浴“4+N”于一体的“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及助餐服务点353处,实现445个行政村服务全覆盖。今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758万元,新增市场主体6113户、就业岗位10000余个。新建、改扩建学校和幼儿园8所,撤并农村学校和幼儿园7所,维修改造老旧校舍和运动场29处。组建5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和39个幼小衔接共同体。投资10.3亿元的县人民医院新院正式启用。新建中心村卫生室25处,打造20分钟急救圈。
“沂源县将聚焦打造‘六个高地’、实现‘六个走在前列’,提速建设发展质量更高、创新动能更强、品质活力更优的现代化新沂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沂源力量。”张涛说。
发布会上,沂源县及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来源:博览新闻)
(编辑:张一一 18500069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