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长清孝里:一个被忠孝文化浸润的千年古镇
  • 发布时间:2022-07-25 15:45:00
  • 来源:中广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这里以孝为名,孝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拥有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这里是中国最古老的齐长城的源头。这里是长清第一届县委所在地、是八百里水泊梁山的起点。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被忠孝文化浸润千年的文化名镇,是厚德之地,也是孝义之里。


  如果说深厚的慈孝文化是孝里的根基,那么红色文化永远是它的精神底色。

图片

  八十二年前,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大峰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于危难之时,千万名孝里老区群众全民抗战,舍生忘死,用生命和鲜血凝练成“信仰如山、一心为民、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峰山精神,铸就了“红色十里小延安,铜墙铁壁大峰山”的永恒。从那时起,红色注定成为孝里的底色,红色基因也深深根植于孝里人民的血脉。

图片

  从高质量完成1700余人全区贫困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到三年间实现3.2万滩区群众搬离“黄河滩”搬入“新家园”的完美蝶变,再到5万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构筑起孝里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孝里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孝里人民历经一次又一次大考,以实际行动弘扬大峰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彰显了孝里干部“无畏艰难,一心为民”的不变情怀。孝里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心信念,共同唱响新时代“永远跟党走”的最美和声。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地孝里,照亮5万群众的幸福生活,也让这个千年古镇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片

  孝道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民族修养,一种文化境界和内化力量,这在孝里这片慈孝之乡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孝里街道的孝文化渊源与“郭巨孝母”的民间传说有关。据相传,孝里街道孝堂山汉代郭氏石祠与“郭巨孝母”的故事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孝里因“郭巨孝母”的故事得名,意为“孝子故里”,也被誉为“慈孝之乡”。


图片

  打好“孝”字牌,做好“孝”文章,孝里一直坚持做了十多年。连续十六年开展“十大孝子”评选表彰活动,让慈孝观念深入人心。连续三年举办“美哉孝里文明使者”评选,让文明新风逐渐吹遍孝里大地。先后涌现多个国字号的先进个人:有桃李满天下的全国模范教师袁吉廷、种植蔬菜带动群众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安亮、30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岗位的绿衣使者全国身边好人顾业民,照顾瘫痪岳母的全国身边好人李文桐、全国最美家庭孙宗珍、陈金兰等等。中国好人、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济南市道德模范、全国最美家庭……一个个荣誉的背后,饱含着平凡人物的无私奉献和人间大爱,更彰显了孝里深厚文化底蕴和文明实践的滋润和影响。一位位道德模范,带动周围一片群众向上向善,引领全社会形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图片

  以孝道文化为根基“塑形”,以红色文化为底蕴“铸魂”,这个被忠孝文化浸润的千年古镇,有形有魂,有筋有骨。如今,它正乘着“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东风,昂首阔步迈向新“台阶”。在这片古老而神圣的热土上,乡村振兴的“孝里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吴全忠 通讯员:司利宵)

责任编辑:吴全忠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