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下午,“志愿服务专业化培训”主题交友研讨活动在翠云街道逸航中心召开。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代表团、翠云街道相关负责同志及逸晗中心等本地多家志愿服务组织代表共同参会,围绕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专业能力提升等核心议题开展了深入、务实且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共同探索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可持续模式。
图一:“穗渝携手,志愿同行”志愿服务培训交流会现场(图片/逸航中心) |
两地交流,共促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活动于当天下午在逸航中心举行。逸航中心理事长罗玉华,翠云街道宣传委员王晓莉,翠渝路社区书记陈俊儒,广州志协副秘书长刘茜、项目部部长唐王清、品牌部主管王誉烨、项目专员叶晓岚,街道社工科科长周尚立,重庆国际商业机构总经理李进等双方代表出席。
罗玉华理事长在致辞中回顾了逸航十年发展历程——从助力18个深度贫困乡镇脱贫,到赋能17个乡镇实现乡村振兴,机构实现了从“追光者”到“发光体”的蜕变。
王晓莉委员在发言中肯定了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与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指出逸航“精准赋能·生态循环”体系为破解基层服务资源短缺提供了有效方案。
特色分享,逸航十年创新成果展示
逸航中心系统介绍了其志愿服务培训体系,该体系以精准化培训、智慧化赋能和生态化循环为核心,形成具备全国推广价值的“重庆经验”。
针对多元群体需求,逸航首创特殊老年“数字共振”模型和精障群体“社区融合”模式。翠云街道渝康家园“梵高治愈系餐厅”项目不仅有效助人康复,还推动“渝香愈”产品登上2025年大阪世博会。
此外,逸航牵头编写《重庆市困境儿童心理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标准框架,为全市区县提供清晰“服务地图”,提升服务均衡性与专业性。
图二:《益心童行》小学生健康教育手册签售中(图片/逸晗中心)
智慧赋能,构建双轨驱动服务模式
逸航开创“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模式,以《益心童行手册》为纲,开发127个短视频课程库嵌入腾讯会议,实现“线上奠基、线下实战、云端复盘”的全流程赋能。
数据驱动治理也是一大亮点。与重庆城市管理学院共建“数据共研池”,街道政务终端可自动识别高风险对象(如独居老人三日未活动),即时触发“社工+医护”上门机制,提升响应效率与服务精准度。
十年间,逸航累计培训志愿者1.2万人次,覆盖全市18个贫困乡镇;翠云街道本土志愿者开展服务387场,受益群众超万人次。
图三:“穗渝携手,志愿同行”主题分享现场(图片/逸航中心)
穗渝合作,探索志愿服务新路径
广州志协代表团分享了当地志愿服务培训的先进经验。双方围绕体系建设、能力提升、资源整合等议题开展多轮探讨。
两地代表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加强穗渝志愿服务组织间的战略协作,共同探索专业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的发展新路径。
会后,代表们实地参观翠渝路社区志愿服务点,深入了解逸航在基层的实践与创新应用。
图四:“穗渝携手,志愿同行”敬赠现场(图片/逸航中心)
展望未来,打造志愿服务“重庆样板”
逸航表示将持续推进三大方向:推动困境儿童“重庆标准”成为国家标准;实现“培训-服务-监管”全链数字智能化;构建“企业捐资源-民众赚积分-弱群得服务”的公益闭环。
翠云街道负责人总结强调,逸航秉持“让专业志愿服务扎根每一寸乡土”的使命,探索出政府主导、学术支撑、科技赋能、群众受益的现代志愿之路。
本次穗渝深度交流不仅促进了经验互鉴,更为未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有望推动两地志愿服务向更高水平、更专业化方向持续发展。
图五:“穗渝携手,志愿同行”志愿服务培训交流会合影(图片/逸航中心) |
通讯员:武逸晗 许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