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随着最后一组光伏逆变器并网运行,由中铁四局电气化公司河南分公司承建的内蒙古华电鄂尔多斯不连沟煤矿14.9988兆瓦分布式光伏工程成功并网送电,标志着不连沟煤矿在绿色能源转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对推动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该项目位于不连沟煤矿矿区内,充分利用矿区闲置场地资源,因地制宜布局光伏组件阵列。项目采用了高效单晶硅光伏组件与智能组串式逆变器的组合方案,结合先进的光伏发电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每一块光伏组件的发电状态,精准优化发电效率。工程建成后,年均发电量预计可达2309.07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7042.6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8310.92万吨,根据矿区目前电价,每年可为矿区节约用电成本约2770万元,该项目为煤矿生产提供了可观的清洁电力供应,大幅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鄂尔多斯地区昼夜温差大、风沙天气频繁,对光伏设备的耐候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中铁四局电气化公司河南分公司面对极寒天气,迅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针对低温环境下光伏组件易出现的接线盒老化、电缆脆化等问题,对光伏组件的密封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有效增强了设备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面对频繁的风沙,项目部提前规划,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防风抑尘网,并定期对光伏组件表面进行清洁维护。施工期间,项目部还派专人进行天气统计预警,每日获取精准的天气预报信息,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有效避开风沙天气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保障了项目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同时,为减少对煤矿正常生产的影响,分公司精心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采用分区域、错峰施工的方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仅用6个月就完成了从基础施工到并网送电的全部工作。
此次光伏工程的成功送电,是中铁四局电气化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实践。对于不连沟煤矿来说,提升了能源自给率,降低了用电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生态环境方面,清洁电力的使用有助于改善矿区及周边环境,为打造绿色矿山、推动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该项目也是传统能源企业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为传统能源企业向新能源领域拓展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对行业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有望推动更多企业在绿色能源发展道路上积极作为,助力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