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外贸增速何以逐季加快(权威发布) 我国货物贸易顶住压力,实现平稳增长,同比增速达4%
  • 发布时间:2025-10-14 09:02:35
  • 来源:人民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制图:张芳曼

  10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下降0.2%。9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增长8%。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说:“我国货物贸易顶住压力,实现平稳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有底气、有朝气、有锐气。”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达70万家,超去年全年总量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顶压前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势头。各地各部门攻坚克难、努力拼搏,广大外贸企业积极应变、开拓创新,我国外贸韧性彰显、结构优化,实现了量质齐升,成绩来之不易。”王军介绍。

  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一、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3%和4.5%,三季度增长6%,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市场多元化持续推进。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比重提升了1.1个百分点。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增长2%。

  出口产品向新向优。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8.1%、22.4%和15.2%;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达到两位数。

  进口运行逐步回升。随着内需潜力有效释放,二季度进口同比增长0.3%,三季度增速进一步加快到4.7%。三季度,原油、金属矿砂进口量同比分别增加4.9%和10.1%;计量检测仪器、计算机及通信设备进口值分别增长9.3%和8.9%。

  外贸主体积极活跃。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数量首次达70万家,超去年全年总量,同比增加5.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61.3万家,进出口19.16万亿元,增长7.8%;外商投资企业8万家,进出口9.82万亿元,增长3.1%。

  “有底气,主要体现在外贸大盘稳。”王军分析,前7月,我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总值的比重为11.8%,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有朝气,主要体现在增长动能新。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风电出海跑出加速度,出口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增长23.9%。有锐气,主要体现在外贸主体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中国海关贸易景气调查最新结果显示,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也连续3个月在回升。前7月,我国是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4个。

  对约八成贸易伙伴出口实现增长

  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王军分析了几方面原因。

  产业体系完备筑牢增长基础。我国工业制品出口份额自2008年起就稳居全球首位,近年来占比均接近两成。我国制造业出口已连续8年增长,前三季度继续增长7.1%。

  创新水平提升激发增长潜能。前三季度,我国出口高技术产品3.75万亿元,增长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三成。

  适配市场需求拓展增长空间。越来越多企业紧跟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积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解决方案。前三季度,我国对约八成贸易伙伴出口实现增长。

  “我国是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的重要力量,国内存量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广大外贸企业继续以高质量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都将为我国出口不断注入新动能。”王军表示。

  前三季度,进口13.66万亿元,下降0.2%,但在逐步回升。“前三季度,国际市场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进口增速和数据表现造成一定影响,但从数量来看,我国进口数量指数同比增加0.6%。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增长1.1%。”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说。

  吕大良表示,看中国的进口,不仅要看市场规模,更要看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大国担当。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与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前三季度,我国新增135种农食产品准入,涉及50个国家和地区。对同我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自这些国家的进口增长9.7%。同时,我国正积极推进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

  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

  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其中,出口约1.63万亿元,增长6.6%;进口约4255.4亿元,增长5.9%。

  跨境电商作为贸易新业态,极大便利了国内外消费者。出口方面主要是服饰鞋包及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进口方面主要是美妆及洗护用品、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具。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成效明显,主要消费市场与进口目的地高度相关,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和河南,进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

  海关不断深化改革,出台系列创新措施,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包括开展“先查验后装运”试点,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简化企业出口申报手续,积极支持“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物流模式创新。优化税款支付模式,推出税款电子支付,跨境电商企业可以通过新一代税费电子支付系统在线完成缴税等。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逐渐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2024年西部地区进出口首次突破4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总值比重达9.2%。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外贸发展保持强劲动能,进出口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西部地区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通道枢纽建设,一条条开放之路编织成网。前三季度,西部地区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6115亿元,增长19.3%,拉动西部地区外贸增长3.4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吴建有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