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高威海高端精品挺进“深蓝”闯市场
  • 发布时间:2025-10-13 09:37:00
  • 来源:中广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下好先手棋   抢占制高点

平高威海高端精品挺进“深蓝”闯市场

image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及产品认定名单,平高集团威海高压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高威海”)凭借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风机塔筒GIS)优势成功入选。这一重器的“上新”正是平高威海积极响应国家深远海布局政策、抢占深远海风电装备技术制高点迈出的关键一步。

这是平高集团威海高压电器有限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个性高端精品挺进市场并取得骄人业绩。他们研发成功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风机塔筒GIS),不仅打破了跨国公司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技术垄断,而且实现了零部件全部国产化。相比于国外公司同类型产品,该设备成本可降低40%以上,成为我国向“深蓝”市场发展的领军企业。

平高威海是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市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主导产品遍布全国各地电力市场。近几年来,由于国内电力市场的无序竞争,不少企业打起了价格战,市场竞争出现了白热化,行业从而出现了群龙乱舞的局面。

面对挑战如何在乱军中闯出一条新路? 平高威海公司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发挥国家级技术中心优势,经过多年的市场调研和梳理。他们清醒的认识到,企业要想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好先手棋,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端产品是买不来的,核心技术必须牢固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打造国内行业巨无霸产品,他们审时度势把企业发展的触角大胆伸向了行业“深蓝”领域深水区,把陆地上常用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建在大海之上,要想把一整套一次设备全部整合在一起,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他们不畏艰险开辟新赛道,不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 ,咬紧牙关克服重重困难,跳出传统设计理念,利用集体的智慧克难攻坚,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研发周期。

“在茫茫大海中,每向前一米,都会对设备的设计制造提出“深水”考验。有别于近海风电机组,漂浮式风机并非固定在海床,而是浮动在海面上,面临盐雾腐蚀、海浪冲击、台风破坏等极端工况。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风机塔筒GIS既需要穿上防腐蚀‘盔甲’,又要具备更强的抗震能力。”平高威海研发科负责人刘振峰深有感触的说。

在研制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个风机厂家风机尺寸不统一、需求参数不统一、试验方法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项目团队经过和国内大型风机厂家、国内高校、试验站等多次联合评审、改进,结合国外各风机厂家使用需求,经过三年多的刻苦技术公关,最终确定产品外形以及参数,并成功探索出符合近海及远海使用工况的试验验证方案。经过反复验证,设备一次性顺利通过了全套型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全部过关,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引领国内外行业先锋。

目前,国内风机塔筒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制造厂家都以平高威海的试验方案作为标杆设计。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率先在国内完成了宽带随机振动、二次侧带电进行X向(水平向)和Y向(水平向)+Z向(竖直向)目标峰值加速度0.5g的抗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技术参数和方法均达到了国内外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他们率先提出了利用北斗系统对设备进行遥信、遥测、遥控功能。同时解决了海洋气候导致的耐腐蚀、抗高温、抗地震、防撞击和低漏气,高寿命问题。

设备研发,得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海洋强国战略”的支持,产品成功的工程应用加速了我国深远海以及漂浮式风机开发的进程。2025年国家能源局明确将深远海开发作为重点方向,该设备为政策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未来我国深远海风电装机增长率可达50%以上,给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品刚通过全套试验,就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截止发稿时止,该设备已有35个{间隔}产品在国内重点工程中广泛应用和带电安全运行。同时,他们还正在与国内其它风机骨干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

平高威海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在海上风电将继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公司计划分两步走:一是对现有66千伏风机塔筒GIS无氟化改进,升级为洁净空气绿色环保型产品;二是开发110千伏风机塔筒GIS,继续打造国内首台套该电压等级产品,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孟繁祥摄影撰文)                                                                                    

责任编辑:吴建有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