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董明选:从“小白”到“老把式”
  • 发布时间:2025-05-16 10:22:25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杨秀明 张小溪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湖北利川市汪营镇红鹤坝村的烟田里已是一片忙碌。职业烟农董明选蹲在地里,熟练地检查着烟叶长势情况,指尖轻抚叶片,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图片1

 (查看烟叶长势情况)

 “今年种了130亩,烟叶成活率高、长势好,年底又是一个好收成。嘿嘿!我种了‘一辈子’烟,对这个产业充满希望。”董明选望着眼前的一片烟田满怀信心地说道。

现年63岁的董明选与种烟打了45年交道,从一个懵懂少年的“小白”到年逾花甲的“老手”,一路走来由普通烟农变成了职业烟农,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甜日子”。对他来说,这片热土地种上的不仅是烟叶,更是他一生的希望。

18岁那年,因家境贫穷辍学在家跟随父母种烟,虽然面积小、收入不高,但也能勉强维持家用日常开支。从此,他对种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下不解之缘。

为了种好烟,他孜孜不倦地向身边的烟农和烟叶技术员学习,勤于实践,不懂就问,边学边做,几年下来种烟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收入也给他满意的回报。

图片2

 (检查烟叶长势)

尝到“甜头”后,他在心里便萌动扩大种植规模来实现致富的梦想。但因老家居住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地处高山地带、烟田坡度大、土地缺乏且不集中等客观因素,限制了他“施展拳脚”的空间。难道只能守着自家的几亩薄田?董明选不甘心。

2009年,董明选便举家从文斗镇搬迁到本市汪营镇种植烤烟,当看着那土地广阔、地理平整、交通便利的自然条件时,董明选“如鱼得水”,便开始实行流转土地,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由第一年的50亩逐渐增加到近几年的130亩,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职业烟农,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产业致富梦,他暗自庆幸当初的正确选择。

“过去种烟是看天吃饭,肩挑背磨。而今水路烟农畅通,种烟可轻松多了,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忆45年来的种烟历程,董明选发自内心的感慨:“现在时代进步了,科技进步了,从育苗、移栽、田管、烘烤等环节科技含量高、机械化操作广泛,还有无人机飞防、烤房不断更新迭代、自然灾害的保险应对,烟草技术员全程指导,中上等烟比例大幅提升,销售不愁,没有价格波动影响,收入也更有保障”。

图片3

 (烟+豆套种)

这些年,董明选在科技生产提高烟叶质量的同时,还实行“烟+N”模式,种植蔬菜、大豆等农作物,实现一地多种、一年多收,年均销售收入已突破50万元以上,不但自己奔向了“小康路”,还带动了周边2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如今,董明选靠种烟不仅让小孩完成学业参加了工作,还建起了小楼房,购置了农用车、小车,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的“甜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一辈子就靠种烟发家致富,对烟有着特殊的感情,虽然60多岁了,只要身体硬朗,我会一直坚持种下去。”董明选说。

责任编辑:姚祯发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