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育才、事业聚才、柔性用才,山东全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 发布时间:2023-03-11 08:54:38
  •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3月10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邀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全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坚强人才保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介绍,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突出人才引育创新,强化本土人才培育,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支持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3

  第一,致力制度创新,完善乡村人才振兴政策体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加强制度创新、流程再造,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打造乡村人才振兴的制度优势、政策优势。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在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时,同步制定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明确乡村人才振兴的目标、重点、路径和模式,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二是坚持政策集成。聚焦乡村人才“引育留用”各环节,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20条、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31条等综合性改革文件,制定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硬核”政策措施,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三是坚持分类施策。针对不同群体发展需要,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分别出台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18条、加强基层农技人才20条、加强全省农业农村干部人才队伍建设19条等10多项工作措施,分领域推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走深走实。

  第二,致力精准育才,打造高素质的乡村人才队伍。针对乡村振兴对人才的渴求,下好培育“先手棋”,打造一支扎根乡村的人才队伍。一是培育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发挥职称“指挥棒”作用,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和“职称直评”三项职称制度,超过18万基层人才受益。面向农业、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每年选派500名左右基层技术骨干,到省、市对口单位上挂锻炼,累计培养中青年骨干2600余人。建立县以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打破基层人才发展的“天花板”,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共晋升职员4461人。二是培育创新创业带头人。开展“耕耘者”振兴计划培训班,开展省市县三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大力培育乡村致富带头人。加大齐鲁乡村之星选拔力度,选拔人数由150人提升至800人。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选树好青年18万余名。实施女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提升致富带富能力,累计培训68万人次。实施农业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稳定在270万人以上。三是培育高素质农民。遴选一批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开展“师傅带徒”“团队带班”培育试点,培育高素质农民22.5万人次。

  第三,致力事业聚才,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事业和平台是留住人才的最重因子。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着力打造乡村引才、聚才的载体平台,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努力形成一流事业、一流平台吸引聚集一流人才的良好局面。一是强化事业聚才。在泰山、齐鲁等重点人才工程中,加大向农业农村领域支持力度,实施配额制,探索自主遴选认定制,支持山东农业大学、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加快聚集乡村人才。建立“产业+创新团队”聚才模式,聘请500多位专家,组建27个创新团队服务乡村主要产业,实现大宗农产品及优势特色产业的人才全覆盖。二是强化平台揽才。建设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园区100家,吸引乡村人才向园区聚集,共带动农民就业33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2.52万元,比县域平均水平高34.3%。每年选派2000余名教师、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文化旅游工作者到基层乡村服务,努力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新动能。三是强化金融助才。创新“乡村人才振兴”主题金融产品,开发“返乡创业担保贷”等信贷产品,加大乡村人才创业就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涉农贷款余额超过3.6万亿元,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47亿元,居全国前列。

  第四,致力柔性用才,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活力。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打破地域、归属等条条框框限制,广纳天下英才,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加强人才资源区域共享。会同黄河流域九省区,邀请1700多位高层次专家,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家协同创新协作联盟,共享专家资源,服务沿黄地区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二是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实施人才到基层挂任科技副职制度,省里选派800多名人才到基层挂任科技副县长,各市也加大科技副镇长的选派力度,对表现突出、接收单位需要的,支持留在地方发展。建设科技特派员队伍,对接乡村产业难题,组建产业服务团,开展科技推广服务,引导更多的科技成果到乡村转化。打造“产业+人才”“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专家服务基地集群,建设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5家、省级基地213家,吸引1.4万名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共解决技术难题2.4万个,培训人才10万多名,落地项目2200多个,转化科研成果3500余项。三是创新基层服务模式。在潍坊、济宁、威海试点建设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参与专家1200多人次。完善专家服务基层一体化信息平台,集成产品推介、需求征集、成果发布、项目对接等功能,打造“点对点”“一对一”的专家与乡村产业对接新模式。

  下一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人才引育,优化人才服务,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走在前、开新局”。在完善乡村人才工作机制方面,制定新一轮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措施,创新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制度,打造乡村人才振兴的制度优势。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面向现代农业重点领域,推行“四链”融合工作机制,优化乡村发展人才供给。在乡村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育一大批农村实用带头人。落实基层职称制度,完善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实施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开发行动,为乡村振兴输入新鲜血液。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乡村振兴培育一支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大军。落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选派急需紧缺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在乡村人才服务方面,完善农政银担合作机制,创新乡村人才的信贷产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擦亮“山东惠才卡”服务品牌,提升乡村人才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重、关心、爱护乡村人才的良好氛围。

  (编辑:张一一)

责任编辑:吴全忠
  • 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