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看遍云南”!七彩云南古滇度假区举办盛夏狂欢季活动
  • 发布时间:2025-07-07 12:36:34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蔡红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7月5日至8月24日,七彩云南古滇度假区将举办“天天泼水节、夜夜火把节”盛夏狂欢季活动。该活动深度融合云南25个少数民族文化精髓,以“天天泼水节”、“夜夜火把节”、“云南民族演艺之城” 为三大核心亮点,每天近百场演出,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一日看遍云南”25个少数民族风情。

《团结欢歌迎宾舞》

《民族狂欢大巡游》2

云南民族演艺之城:每天百场演出的文化盛宴

“云南少数民族演艺之城”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每天近百场演出轮番登场,全方位展示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

在景区正门前广场,热情洋溢的《团结欢歌迎宾舞》以欢快的旋律和整齐的舞步,向远道而来的游客致以最诚挚的欢迎。《上刀山下火海》傈僳语称“阿塔冠”,是傈僳族最震撼的传统绝技表演,融合勇气、信仰与神秘仪式,被誉为“东方最惊险的原始杂技”,演出还结合了阿昌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蹈”的《户撒刀舞》,融合了力量、技巧与艺术。

《上刀山下火海》 ——傈僳族

《布朗采茶来》 ——布朗族

唐代和元代的志书就有纳西族“男女动数百,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的记载,《茶马踏歌》节目就重现了这样的盛景;基诺族演员用原生歌舞,以《基诺山的回响》表达对神灵、祖先的崇拜,古朴的曲调与原始的舞蹈动作,传递着基诺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布朗采茶来》,则以轻快的节奏,呈现布朗族农家日常采茶、制茶的生活场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独龙剽牛舞》——独龙族

此外,《芦笙斗牛舞》《独龙剽牛舞》等形式独特的表演,演员们带着精湛技艺和热情洋溢的笑容,将各民族的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出过程中,还穿插了许多互动环节,游客可以上台学习民族舞蹈、参与传统游戏,真正融入少数民族的文化氛围之中。

《泼水狂欢大作战》-傣族

天天泼水节:水花中的清凉傣韵狂欢

活动开场,身着五彩傣裙的舞者带来极具民族风情的傣韵风情开场舞,悠扬的鼓点与灵动的舞姿,瞬间将游客带入神秘的傣乡氛围。待舞蹈结束,一场酣畅淋漓的泼水大战随即拉开帷幕——游客们手持水盆、水枪,在广场上肆意泼洒象征着祝福的清水,水花四溅间,欢声笑语回荡,不仅驱散了夏日的燥热,更让大家在欢乐互动中,感受傣族泼水节“洗去污秽,迎接新生”的美好寓意。

《苍洱律动》 ——白族

《茶马踏歌》——纳西族

夜夜火把节:篝火旁的民族激情之夜

火把节作为彝族、白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为了让游客感受到原生态和少数民族的多样风情,火把节以水上演艺秀在七彩云南欢乐世界园内的昆明湖开场,以“月亮之上,彩云之下”为主题,云南26个民族儿女联袂共舞,将火把节的传统元素与现代演艺形式完美结合,让游客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

《壮乡欢歌·瑶族伞舞》 ——壮族+瑶族

《搓蹉舞》——普米族

水上演艺秀结束后,熊熊篝火照亮夜空,身着民族盛装的演员们围绕篝火,跳起热情奔放的民族舞蹈,欢快的节奏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游客们纷纷加入其中,与演员们手拉手,围着火堆尽情打跳,舞步交错间,体验少数民族的奔放热情。浩浩荡荡的队伍举着火把围绕在七彩云南欢乐世界的昆明湖畔,宛如一条游动的火龙,在夜色中勾勒出一幅绚丽的画卷,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火把节“驱邪避灾,祈求丰收”的古老传统。

除了丰富的民族表演,七彩云南古滇度假区的各业态也为游客提供了多样的游玩选择。七彩云南欢乐世界拥有81项顶级设备,如以云南鹰和雪山为主题的雪鹰宽翼过山车、带来推背式刺激体验的象戏游龙过山车等,还有《飞越彩云南》《古滇风云录》等精品演艺。

《快乐拉祜》 ——拉祜族

古滇温泉山庄作为拥有着“揽滇沐霞”绝美景观的山林温泉,都能让游客放松身心,感受舒适的一站式度假之旅。七彩云南古滇度假区内的三大酒店,无论是可携宠入住的古滇度假酒店,还是“一户一院一私汤”的古滇半山温泉酒店,或是拥有着独立景观阳台、“户户观滇”的古滇皇冠假日酒店,都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

这个夏天,快来七彩云南古滇度假区,参与“天天泼水节 夜夜火把节”盛夏狂欢季,一站看遍七彩云南,感受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难忘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之旅吧!

责任编辑:麦子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