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向世界青年展现中国魅力
  • 发布时间:2023-07-20 09:23:02
  • 来源:中国文化报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1

    “2023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启动

  图源:济宁文旅

  日前,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宁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3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在山东济宁启动。首期交流营活动邀请的是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的师生。

  马丁·阿佐帕迪是圣玛格丽特中学的带队老师。“你好!我是一名教师。”马丁·阿佐帕迪很喜欢用还不太熟练的中文跟人交流。虽然对中文不是很精通,但他对中国的文化却了解很深。在日常教学中,《论语》《礼记》的名句他能信手拈来,对茶道、瓷器文化更是如数家珍。

  “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令我深受鼓舞和激励”

  10多年前,马丁·阿佐帕迪第一次来到中国,就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深表叹服。因此,他萌生了“把中国带进课堂”的想法。2010年,阿佐帕迪在学校创办了“中国角”,为一波又一波的马耳他学生讲述中国。

  2022年7月,阿佐帕迪与“中国角”的学生共同致信习近平主席,专门援引《礼记》中的“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赞叹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表示愿为马中文化交流多作贡献。同年8月,习近平主席回信,鼓励更多马耳他青少年积极参与中马人文交流,做文明互鉴的促进者和人民友好的传承者。

2

  圣玛格丽特中学带队老师马丁·阿佐帕迪

  图源:济宁文旅

  7月6日,在山东曲阜阙里宾舍的非遗商店里,马丁·阿佐帕迪郑重地从包里拿出那封信。“这是习近平主席给我和学生的回信。”他很自豪地说,“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令我深受鼓舞。”

  马丁·阿佐帕迪介绍,圣玛格丽特中学位于马耳他古城科斯皮夸市,他创办的“中国角”项目得到马耳他政府、中国驻马耳他使馆以及中国文化中心等驻马尔他机构的积极支持,近年来为学生提供茶道、书法、中医等中国文化讲座,开办了各类中国科技文化工作坊,并举办了体验活动,涉及中国陶瓷器、青铜器、造纸术、丝织工艺等,以及中国高铁、航天、机器人等当代科技成就,深受学生喜爱。

  13年来,“中国角”的创立为促进中马文化交流,增进中马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马丁·阿佐帕迪坦言,今后将更加努力办好学校的“中国角”。“我向学生传递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是在帮助他们成为马耳他的‘外交官’,我的目标是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

  “我在‘中国角’接触中国文化有两年时间了。”圣玛格丽特中学学生、15岁的阿克索奇斯告诉记者,之前在马耳他对中国文化的学习都是来自书本和资料,实地研学体验让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他很珍惜这次到中国游学的机会。

  “人与人的交流是加深彼此了解的最佳方式”

3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万铤

  图源:济宁文旅

  “希望中外青年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后成为中外文明互鉴的促进者和人民友好交往的实践者。”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万铤介绍,举办“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旨在搭建中外青年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平台,面向全球培养一批关注中国发展、对中华文化感兴趣、有志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青年,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

  交流营学生在孔子研究院体验竹简古书制作

  图源: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在交流营首期活动的4天时间中,圣玛格丽特中学师生在尼山圣境体验了书法描红,观看了中国古典艺术形式与当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文艺演出《金声玉振》,参观了孔庙、孔林和孔府,并观看文物展览,在孔子研究院品茶、制作竹简,在颜翰博府体验拓印欣赏古琴演奏。此外,活动主办方还邀请济宁学院的大学生同马耳他学生一起交流,让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阿克索奇斯对演出《金声玉振》的印象颇为深刻。他表示:“宏大、震撼,我之前从来都没看到过这样的表演!”在与中国朋友一同体验了书法、香道、拓印和古琴等项目后,另一位学生卡亚·维拉也激动地表示:“我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深吸引,也被中国朋友的温暖热情所打动。”

  “人与人的交流是加深彼此了解的最佳方式,将为世界和平奠定坚实基础。”马丁·阿佐帕迪表示,希望能有更多马耳他青少年来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国的魅力,为促进多元文化理解、进一步增进中马友谊做出积极努力。

  “2023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将在年内邀请来自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青少年到中国研学。“期待更多外国友人来济宁感受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济宁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冰表示,济宁市将努力搭建更多平台,为推动国际青年文化交流创造更好条件,共同奏响和平、友谊、团结的精彩乐章。

责任编辑:吴全忠
  • 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