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名单!临沂一项目入选!
  • 发布时间:2023-02-14 09:17:00
  • 来源:中广网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2月12日,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遴选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正式公布,山东两项目入选,有临沂这个项目

  沉浸式情景小剧:

  讲好红色故事的沂南实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


 ▲常山古村

  作为革命老区,临沂市沂南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内涵,创新表达方式,把沉浸式情景小剧作为发扬光大沂蒙精神的重要载体。按照“党政主导、市场主体、融合推进、共建共享”的总体思路,推动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旅游等工作紧密结合,在文旅融合中彰显红色优势、注入红色力量。

  ▲《沂蒙四季·红嫂》

  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叫响“红嫂”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创新打造了国内首部沉浸文献史诗剧场《沂蒙四季·红嫂》。《沂蒙四季·红嫂》以红嫂名称的由来,“红嫂精神”的形成、发展、升华,到“沂蒙精神”凝炼结晶的历史过程为主线打造。《沂蒙四季·红嫂》由山村剧场和红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小院两部分组成,有很强的红色传承和教育意义,与红嫂家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影视拍摄基地、乡村旅游基地有机融合,成为具有模式创新意义的文旅融合项目,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载体,国内红色文化旅游优质演艺品牌之一。山村剧场自2021年7月1日上演以来,已演出10场,观众1万多人次,红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小院自2021年“五一”上演以来,已演出500多场,观众5万多人次。

  ▲红嫂家乡旅游区

  组图来源:红嫂家乡旅游区

  《沂蒙四季·红嫂》项目所在地马牧池乡是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的家乡,也是红嫂精神的诞生地,红色资源丰富。沂南县坚持保护性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依托山东省第二次青代会旧址、老房子、老院落,再现当时生活场景,现已打造7处沉浸式小院:《跟着共产党走》《识字班》《战地医院》《民兵连》《妇救会》《永远的新娘》《一碗米粥》和《沂蒙四季·红嫂》山村剧场,与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红色金融展馆连为一体,实现红色教育资源集聚融合。

  沂南县把沉浸式小院演出作为提升红色旅游文化内涵的新业态,促进全县旅游业态优化和产业链延伸,改善旅游体验,提升景区吸引力,真正“让文化留住游客,让游客带走文化”。

 “文化公益创投”:探索多元共治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路径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威海市环翠区在全国首创将公益创投创新机制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走出一条社会化助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创新道路,为乡村文化振兴社会化提供了高质量发展样板。

 ▲资料图:民间剪纸教学

  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突出“问”的导向,回应群众需求更精准。通过深入调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设计,更加精准有效回应群众文化诉求。秉持“专”的态度,开展公共服务更专业。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更加注重发挥专业人才、团队作用,提升文化供给的专业化水平。遵循“严”的标准,公共服务供给更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严把项目质量关,由第三方专业机构作为承办单位对各个项目进行设计辅导、问题督导、过程监测、成效评估,并为获选实施项目的文化类社会组织提供多次培训、辅导、咨询等综合性跟踪支持服务。坚持“绩”的导向,财政资金使用更有效率。2018年以来,总服务人次达20.25万人次,服务时长达1.62万小时,为乡村公共文化发展引入200多个社会组织,培育基层文化志愿团队500余支,培训基层文艺骨干1万余名。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的实施,以小资金杠杆作用撬动大效益,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发展,降低服务供给成本、倍增服务效用,政府、社会组织、乡村居民实现合作共赢。

 ▲资料图:“乡土之源,记忆里的乡愁”项目

  组图来源:中国威海环翠

  目前,环翠区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已经形成区、镇街两级全覆盖支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局面,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已成为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效能提升的重要方式。

  (来源:山东政事)

  (编辑:张一一)

责任编辑:吴全忠
  • 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