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航移动端

扫码关注解锁更多权益,免费查询更快捷,重要提醒不错过,核心操作更简单,助力创业快人一步
  • 企航微信服务号

    扫码领取移动专享福利
  • 商标查询小程序

    查看商标能否注册
  • 域名注册小程序

    快速查询注册域名
中国站
文档购物车ICP备案控制台
抱歉!该网站可能由于以下原因无法访问!
  • 您访问的域名未绑定至主机
    解决方法:需要网站管理员登录万网主机控制面板绑定域名,阿里云账号请登录阿里云虚拟主机控制台绑定。
  • 您正在使用IP访问
    解决方法:请尝试使用域名进行访问。
  • 该站点已被网站管理员停止
    解决方法:需要网站管理员登录万网主机控制面板开启站点,阿里云账号请登录阿里云虚拟主机控制台进行开通。
探寻建筑之美 传承文化根脉——济南历下区盛景小学四(2)中队走进山大趵突泉校区开展寻访活动_地方综合_地方中心_中广网 - 联接中外 沟通世界
探寻建筑之美 传承文化根脉——济南历下区盛景小学四(2)中队走进山大趵突泉校区开展寻访活动
  • 发布时间:2025-07-10 14:40:29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刘鑫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7月9日上午,夏日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的老砖墙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济南历下区盛景小学四(2)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在辅导员于淑芬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对历史文化的好奇与向往,走进这座承载着百年风华的校园,开启了“探寻建筑之美·古城脊梁探秘”主题寻访活动。山东大学讲解团王京芝老师带领着队员们穿梭于近现代建筑群中,触摸岁月的痕迹,聆听老建筑背后的故事,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微信截图_20250710144206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作为齐鲁大地高等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校内的近现代建筑群已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一栋建筑都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与学术的传承。上午9时许,盛景小学四(2)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身着整齐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好奇与崇敬的心情踏入校区。山东大学讲解团的王京芝老师早已等候在停车场,她热情地接过讲解任务,用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开启了这场“建筑与历史”的对话。“同学们,眼前的这片建筑群诞生于20世纪初,见证了济南乃至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变迁,每一块砖瓦都藏着故事。”王老师的开场白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兴趣。

微信截图_20250710144217

 寻访的第一站是校友门。这座青砖拱门虽不张扬,却透着厚重的岁月感。王京芝老师介绍:“这道门始建于1924年,是由齐鲁大学千名校友为庆祝建校60周年捐资修建,门的造型采用中国传统的三间三叠牌楼的形式,中西合璧。当年,无数青年从这里走出,带着知识与理想投身国家建设。你们看门两侧的浮雕,既有西式花纹,又融入了中式纹样,正是那个年代中西文化交融的缩影。”队员们纷纷踮起脚尖,仔细观察着门楣上的细节,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沿着绿树掩映的小路前行,考文楼的红砖墙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栋楼是校园里的‘元老’之一,1917年建成时是教会学校的教学楼,后来成为山东大学的重要教学场所。为了纪念文会馆的创始人狄考文,所以命名‘考文楼’,是一座中西合璧、庄重典雅的大体量教学楼,现为教学五楼”。

继续前行,来到“景蓝斋”前,队员们被这座古典的小楼吸引。青瓦坡顶搭配雕花立柱,窗棂上的中式花纹与门廊的西式立柱相映成趣。王京芝老师介绍,这里建于1924年,原为齐鲁大学女生宿舍,为了纪念齐鲁大学首任女生部主任蓝娜德博士命名为蓝娜德宿舍,后改名为景蓝斋,取敬仰蓝主任之意。

微信截图_20250710144231

漫步至教授别墅区,错落有致的小楼掩映在紫藤架下,静谧而雅致。王老师指着其中一栋说道:“这里曾住着多位著名学者,他们白天在课堂上传道授业,夜晚就在灯下钻研学问。正是这样的环境,孕育了无数学术成果。”队员们围在楼前的老槐树下,想象着当年教授们与学生探讨问题的场景,仿佛穿越了时空。

冉冉烈日下,队员们跟着王老师还依次参观了麦考密克楼、康穆礼拜堂等多处古老建筑,以及一百年前供应校内自来水的水塔。

随着活动接近尾声,辅导员于淑芬老师组织队员们一起分享感受时。有的队员说:“原来老建筑不是冷冰冰的房子,而是有温度、有记忆的‘老人’,以后我要多了解身边的历史建筑。”于老师表示:“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在触摸历史中感受建筑之美,理解‘古城脊梁’的深刻含义。希望他们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成长为守护文化、传承文明的小使者。”

离开校园时,队员们回头望着那些静静矗立的老建筑,红领巾在微风中飘动。这场寻访活动不仅让他们领略了近现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更在心中播下了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种子。而那些承载着岁月故事的建筑,也将继续在时光流转中,向更多人诉说着属于济南、属于中国的记忆与荣光。

责任编辑:吴建有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