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战场上,“快速响应、科学评估、支撑决策” 的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是守护百姓生态安全的坚实防线。当突发环境事件如污染事故、自然灾害等对生态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威胁时,应急监测通过快速精准的手段,实时跟踪污染物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近日,在 37℃的高温下,湖北恩施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开展了为期2天的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演练。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也是锻造“环保铁军”的铁律。演练现场,应急人员穿戴密不通风的防化服、防化手套、防化靴,背上十多斤重的正压式空气呼吸机和面罩,整套装备穿戴完毕,顿感闷热难耐。3 - 5 分钟,汗水便顺着前胸、后背、胳膊不断流淌。但面罩下是坚毅的目光,防化服里跳动着守护绿水青山的赤子之心。
演练场上,应急人员携带便携式水质毒性分析检测仪,多参数快速测定仪,便携式多气体检测仪等设备,快速奔向 “事发地点”。面对模拟的阀门损坏场景,应急人员现场想办法堵住泄漏口。因泄漏口比较复杂,暂时无法关闭和堵漏,应急人员正快速使用便携式水质毒性分析检测仪、多参数快速测定仪对“附近水体”进行现场应急监测,并使用便携式多气体检测仪对事发地周边环境空气进行现场应急监测。第一时间锁定污染物种类和污染水平。
“最重的防化服,挡不住最轻快的脚步;最险的监测点,磨不灭最坚定的笑容。”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员们用科学丈量危险,用脚步守护平安。30多分钟的应急演练,他们仿佛洗了一次全时桑拿浴。每一次实装实景演练,湿透的衣服和手套里都能倒出半斤汗水。然而,汗水浸透的衣衫下,是他们守护绿水青山的热忱;凌乱的器材箱里,装着最踏实的环保誓言。
演练结束,摘下面罩的瞬间,四张笑脸同时举起大拇指。这简单的手势,是环境卫士们交出的最美答卷。正如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恩施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开展的此次演练,正是为了那个可能出现的 “万一”,时刻准备着,用专业与坚守,筑牢生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