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和,1964年出生于古都洛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郭爱和建言献策时提出:国家设立“美育日”,以美育涵养民族精神,助推“和美乡村”,建设“美丽中国”。
2023年12月2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
郭爱和提到,当前全民美育存在短板:部分青少年沉迷快餐文化,缺乏与地域文化(如工艺美术、非遗民俗)的结合,城市与乡村学校美育资源差距悬殊等。
所以,郭爱和提议:国家设立“美育日”,让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焕发新活力,唤醒全社会对美育的重视,形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共识,构建城乡美育协同发展体系。
1、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引发全社会对美育的关注与共识。充分发挥艺术团体作用,鼓励艺术家、非遗传承人、高校艺术专业师生等担任学校美育兼职教师;选派艺术院团和高校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校挂职;鼓励艺术家到农村中小学校设立工作室,组织城区中小学美育名师定期到乡村学校授课,促进学校美育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通过“美育日”的设立,让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室”成为标配。在乡村校园安装大型电子屏,课余播放各类美育教育经典影视,让乡村中小学“开足、开齐、开好”美育课程。
3、在“美育日”可举办优秀影视、文艺展演、工艺美术、传统文化、非遗体验等,引导师生走进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学校园等研学基地;推出“美育云课堂”,邀请优秀艺术教师讲授美育课程,组织城乡学校“美育结对”,通过线上线下共享优质美育资源。
4、设立国家“美育日”助推“美育中国”计划,是建设“和美乡村”“美丽中国”的灵魂工程。“美育中国”,不仅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更是对民族精神的重塑。通过全民参与、城乡协同、社会联动,我们必将以美育之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持久的文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