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雨水好节气,种菜正当时。地处农村的社旗县饶良镇丁庄中心学校因地制宜开展时令劳动教育,该校劳动基地“班级责任田”内热火朝天,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在劳动教师的动带领下种植春季蔬菜。这是该校将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开展“跟着节气去劳动”主题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在整齐划一的“班级责任田”内,学生们满怀期待地听取农业技术指导教师宋万山老师详细讲解了初春时令蔬菜的种植要点,亲自示范土地翻耕,指导播种间距,科学浇水施肥。学生们分组领取工具和种子,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种植工作中。齐心协力翻土施肥,小心翼翼播种覆盖,一丝不苟灌溉浇苗。在整个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交流经验,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在后续的作物生长阶段,学生们将定期来到基地,浇水、施肥、除草,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幼苗,仔细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六(二)班曹馨月同学兴奋地说:“以前只在书本上看到植物生长过程,这次亲手种植,才真正体会到植物生长的奇妙,也明白了劳动的辛苦与不易。”
近年来,社旗县饶良镇丁庄中心学校积极开展“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充分挖掘二十四节气中的劳动教育元素,着力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将“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与劳动实践有机融合,开设了独具特色的耕读课堂。学校打造二十四节气特色文化,每个节气都制定了详细的主题活动方案,开辟了“节气农场”,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农耕劳作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劳动的价值。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时节,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观察麦田病虫害,通过农技师指导家长科学使用农药;“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芒种时节,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体验收割小麦的辛劳,感受丰收的喜悦,种植秋作物,享用黄瓜、西红柿等时令美味;“大暑收葡萄,立秋摘辣椒。” 夏秋时节,孩子们学习采摘果实,制作美食,品味劳动的甘甜。
除了农耕体验,学校还根据不同节气的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清明节,孩子们采摘柳树嫩芽,制成社旗特有的“明前茶”;冬至时节,孩子们在学校食堂学习包饺子,体验传统民俗的乐趣,感受团圆的温暖。
“将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了劳动技能,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耐心和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提起耕读教育,该校校长窦应津津乐道。
该校校“跟着节气去劳动”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成长。在今后的教育中,学校将不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让二十四节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根植学生心中,让农耕劳动教育在校园处处绽放。(通讯员 夏松培 窦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