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两江新区官网
七月流火,酷暑难当。重庆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联合逸航青少年工作发展中心适老化项目组顶着烈日,将一份份饱含清凉与安心的“健康包”,精准送达近千名行动不便、独居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家中。

(图一:项目组志愿者为听力有问题特殊老年人安装门铃)
“服务找人”解高龄之忧
“多亏了小曾定期上门,养老认证、医保查询再不用愁了!”面对志愿者小曾的到来,人和街道独居的陈奶奶笑逐颜开。为打通服务特殊老人的“最后一步路”,两江新区创新构建“区级统筹——街道协调—社区摸排—逸航中心执行”四级联动帮办代办平台。社区志愿者、网格员、党员干部化身“银龄联络员”,主动上门摸排需求。15项高频社保医保服务——从社保卡补办、医保账户关联维护,到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特殊疾病申办,均可“一键下单”,服务直达床头,让老人“一次不用跑”,足不出户尽享政策保障。
“清凉+守护”双倍安心
服务不止于办事。针对酷暑,两江新区将“夏日送清凉”与“政策护老”暖心融合。志愿者们在提供代办服务的同时,更化身为政策“宣传员”与安全“守护者”:一是政策入心,用方言耐心讲解医保新政、养老待遇调整。二是反诈护老,剖析最新涉老诈骗案例,提升老人防诈“免疫力”。三是清凉关怀,送上藿香正气液、清凉油、等消暑物资及医务用品。四是个性守护,为听力障碍老人安装闪光门铃,为腿脚不便者送去稳固拐杖这些细微改造,极大提升了老人的安全感和自主性。



(图二:项目组志愿者入户送“清凉健康包”同时开展政策宣讲和康复训练等志愿服务)
初心映照桑榆晚
两江新区将主题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依托四级联动机制,以1173名特殊老人需求为导向,党员干部带头下沉,志愿者与专业社工紧密协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响应迅速的为老服务网。每一次上门代办、政策宣讲、清凉物资送达、适老改造,都无声诠释着“民呼我为”的深刻内涵。
“高温下送服务,送的不仅是便捷,更是党和政府对老年群体的敬重与牵挂。”项目组负责人表示。此次行动,不仅为特殊老年群体在酷暑中撑起“服务绿荫”,更以精准化、人性化的适老实践,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可复制的基层样本。这份饱含温度的守护,将持续伴随辖区每一位特殊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图三:项目组志愿者入户为行走不便的特殊老年人配送拐杖)
通讯员:张蓉 李文奇
记者:胡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