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斗征程”主题教育活动在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
  • 发布时间:2025-06-16 12:36:03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刘鑫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厚植爱党爱国情怀,6月14日,“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斗征程”红色教育主题讲座在济南市长清区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山东福寿园党支部、济南市历下区盛景小学四(2)中队共同举办,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济南市道德模范辛安和济南市道德模范房泽安担任主讲嘉宾,济南市历下区盛景小学少先队员代表、房泽安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及山东福寿园党支部成员等百余人齐聚一堂,以红色教育为献礼,迎接七一建党节的到来。 image

活动现场,济南市历下区盛景小学四(2)中队的少先队员代表身着整齐的校服,佩戴鲜艳的红领巾,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主讲嘉宾。他们怀着崇敬之情,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辛安、济南市道德模范房泽安献上鲜花,并郑重地为两位楷模佩戴红领巾。鲜艳的红领巾不仅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更象征着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接续,这一刻,老一代模范与新时代少年的手紧紧相连,红色精神的薪火在庄严的仪式中传递

image 

随后,辛安与房泽安两位道德模范分别走上讲台,以“红色故事”为核心,为在场听众带来了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辛安作为济南市市民巡防团团长,多年来致力于红色文化传播与志愿服务,他用朴实而深情的语言,讲述了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率领部队与日军浴血奋战的事迹。“在零下4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中,杨靖宇将军靠着吃树皮、棉絮坚持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辛安的讲述让在场人员仿佛置身于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

 

他以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故事为切入点,生动再现了赵一曼在被捕后遭受敌人严刑拷打,却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的英雄事迹。“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在牺牲前留给儿子的遗书,字字泣血、句句深情,既饱含着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思念,更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为理想信念献身的坚定决心。辛安的讲述情真意切,不少听众眼眶湿润,现场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image

房泽安则结合自身的志愿服务经历,寄语少先队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希望你们永远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番殷切嘱托,既是对少年儿童的期望,也是对在场每一位参与者的号召。 

讲座结束后,盛景小学四(2)中队的少先队员魏衍泽以饱满的热情,带来了红色主题朗诵表演。他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深情歌颂党的光辉历程,赞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表达了新时代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为进一步深化红色教育成果,活动最后,全体人员有序参观了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无名烈士纪念碑及陈列馆。在老战士纪念广场,众人怀着崇敬之心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鞠躬致敬,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在无名烈士纪念碑前,志愿者与少先队员共同擦拭碑体,为二十四烈士纪念碑献花,用实际行动告慰英烈忠魂。陈列馆内,泛黄的历史照片、珍贵的革命文物、生动的影像资料,全方位展现了山东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历程。讲解员详细的解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山东作为革命老区的厚重历史和伟大贡献。

 当日气温高达35摄氏度,炎炎烈日下,少先队员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精神状态,认真聆听讲解、积极参与活动,没有一人喊苦喊累。济南市历下区盛景小学四(2)中队随队家长们表示:“这样的实地教育比书本更生动,孩子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相信这次活动会成为他们人生中一堂难忘的‘思政课’。”

 作为活动主办人的房泽安,在活动总结中指出:“七一前夕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既是对党的光辉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党员、群众的一次精神洗礼。我们将继续发挥红色教育阵地作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此次“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斗征程”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座+朗诵+参观”的形式,将红色文化与七一建党节紧密结合,既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激发了全体参与者的爱党爱国热情,更坚定了大家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斗前行的决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济南各界将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凝聚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生日献礼。

责任编辑:qins
  • 免责信息:本网站没有经营性质和盈利属性。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