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混合”十“双元”办学的启示 探索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开门办学的新思路
  • 发布时间:2023-12-11 09:57:05
  • 来源:中广网
  • 作者:范高明
  • 中广网移动端
  • 分享到
  • 回到顶部

image

     新时代随着新动能的快速转换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家未来发展强基固本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更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整体发展的关键性组成部分。浙江省台州市民营经济十分活跃,社会蓬勃发展。因此,锻造一个优秀的高技术人才的成长摇篮,就显得尤为迫切,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台职院)党委书记陈昌笋表示。

       破与立

    “破”,废除不符合客观规律发展的事物;“立”,建立、确立符合规律的事物。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这番话蕴含唯物辩证法的智慧,对指导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往,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大多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等需要设好学科或专业,以传统学科教育为主,学生毕业后就放到择业“摊位”由各企业、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当初,各企业生产工艺、装备水平落后、简单粗放。因此,高职院校老师们为了毕业生就业主动跑到企业“烧香拜佛”、““求爷告奶”,这除了企业对人才不感到“渴”外,还有就是“学”与“用”需求相脱节,导致许多毕业生就业难或低质量就业,技能优势无法施展。如今,智慧工厂、大数据、互联网等快速兴起,新型工业化和新一轮工业革命快速到来,企业已迈入转型升级、腾笼换鸟、低碳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高铁”新阶段,发展理念、思路等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许多企业快速布局海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已从“被动式”硬塞“变”如今的 “饥饿式”寻求。

      共与混

   “共”即共同、共享,“混”即混合、联合。台职院办学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立足本地面向全省和全国,创新办学模式,把“混合”与“双元”等办学形式有机结合、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企业需求的发展新路。

    成立于2020年的浙江华海学院是浙江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十2长学制校企“双元”办学的一个典例,它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门办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种实现形式,是校企对接、相互嵌入及利益共同体的一个新形式与新载体。

    3十2长学制就是在原有企业办学(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通过选拔考试直接升入双方共同举办的华海学院,毕业后即为大专毕业生。这不仅可以有效共享校企优质资源,携手共同发展,主要的还在于为企业留住了人才。这种优质的高职教育,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模式的巨大优势。采访中,一位已成为企业一线管理骨干的员工这样表述:“父母早些年就来到台州打工,我初中毕业后就考进了华海职业技术学校,5年后不但顺利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还有幸成为了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的高技术人才,为了这份恩情,我会努力把所学的‘本事’全部奉献给培养、培育自己的公司”。

     在华海学院,相关领导告诉记者,自新生进校起,学校除了根据国家教育大纲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外,还把行业、企业自身生产工艺的性质、特点作为学生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还有效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以树立好学生初期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励志报国的人生目标。

另外,台职院按照“院司一体”的混合所有制建设模式,先后与珠海市欧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台州金桥集团有限公司签约成立汽车工程学院。该院经过6年左右实践,已成为拥有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现代产业学院,汽车专业群被列为浙江省高水平A类专业群。“院司一体”合作办学模式等相关成果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

image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元”制教育,是为加强学校与国际高水平职业教育机构和组织合作,引进国际优质资源、教学标准发展教育的一种全新模式。它联合德国bbw教育集团和德国莱比锡工商业联合会(简称IHK),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范例,引入IHK职业资格标准和遵循“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理念,是学校与欧洲先进职业教育资源成功合作的又一典例。

     对于浙江拓卡奔马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来说,中德学院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专业学生,相比其它学院学生更受青睐。因为中德学院学习借鉴的是德国“双元制”教育,有助于缩小中国制造与欧洲国家在技术、标准适用性、人才通用性等的基础性差距。

     在浙江拓卡奔马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座谈时,三家公司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都表示,台职院为了能把二级学院的20多个专业更有效地嫁接到企业,从2022年开始就主动与台州当地5家上市公司对接,创新提出成立“企领学院(企领班)”2十1培育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和技能,第三年学生到企业接受“双导师”制教育、培养(即:学院和企业各派出班主任、老师和工程师作为学生导师,并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培养计划等)。就是学生在进校时,企业就会与学院、学生之间进行事先的双向意向选择,有目的地进行轮岗、定岗等实操培训。同时,学生在毕业考时,学院也给了企业导师充分的话语权,学生一毕业企业就可以把学生“领”走。

    对学生培养、教育的正确引导,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宇松用了一句很形象的话作比喻:“武功真谛,你要学的‘‘吸心大法’而不是‘乾坤大挪移’”,告诫学生要认真、谦虚地吸纳老师、师傅们所传授的各种本事。如今,各行各业新技术、新动能加快转换,国内企业加速布局全球,企业对实操型高技术人才极为重视。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认为:“企业能走多久就看人才有多少”和“人才是企业永续发展的第一要素,更是竞争国际的第一生产力”。

     浙江得乐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米糠油综合利用以及植物提取物与综合利用的生产型企业;而浙江神洲药业有限公司和浙江兴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一家则为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等生产的公司,后者是汽车密封件等零部件生产企业,都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位企业负责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示,企业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高技术人才,才能稳健发展并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以往高职院校老师的知识基本来自于书本,缺乏一线实操知识和经验,因此,学生毕业后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到企后往往还要经过一年甚至一年半以上的岗位培养才能慢慢适应。相反,能不能留住人又让企业很头疼,也很无奈。现今,台职院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不仅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长期发展的大背景,突出职业技术教育表现形式,还根据国内、国际产业经济发展大趋势,打破常规开门办学,大胆尝试,比如:“双元”制中的中德学院和“混合”所有制中的企领学院以及“院司一体”实行的“双导师”制等的大思路、大动作,可以说,办出了声色、拓展了出路、实现了双赢。

     秀成果

    台职院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强项和优势,创新合作办学、院司一体的思路,特别是“混合所有制”、“双元制”中的开门办学模式,给毕业生能更好地迈向社会打开了“新窗口”,给人以启示。

     该校位于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长三角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城市——台州市,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约550亩,12个二级学院,现有教职工67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210多人,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约480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专业带头人约13人、1人入选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和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开设约35个专业,其中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骨干专业2个、3个,省示范专业3个、省优势专业5个、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教学和课堂改革项目约64项,国家规划、省级重点等教材约50部,省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学院始终坚持“高教性、职教性、地方性”的办学定位,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秉承服务民营经济、产城融合、精于台州制造的办学理念,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有校内实训基地约38个、实训实验室约226个,拥有国家数控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个、中央和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及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9个。2007年跻身全国优秀高职院校行列。2009年列入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面向全国14省招生。现为浙江省“双高”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35个专业中有约20个直接对接当地五大主导产业,为社会输送优秀高职人才约1.5万名,其中约70%在台州就业,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目前,学校与3个地方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20个政府部门深度合作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约138家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合作并与众多企业共建了实验室、实训室等等,促进了科技成果孵化和新技术推广30余项。先后与北京大学、新加坡哈福特学院、澳大利亚斯文本大学、台湾东南科技大学等近20所国(境)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目前, 学院正立足台州,面向浙江,辐射长三角,全面落实“建双高、办本科、升大学”的”三步走”战略,推进内涵式发展,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院校,为当地经济、社会从“近海”迈向“远海”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qins
  • 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本网转载且涉及到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删除。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9523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091664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文明办网举报电话 智慧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767号